“匈奴”苏武饿得快死,为何宁愿吃草根也不吃羊?学者:吃羊只会死得更快
时间:2022-09-30 15:15:05来源:云上黔城V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云上黔城V的《苏武饿得快死,为何宁愿吃草根也不吃羊?学者:吃羊只会死得更快》,希望大家喜欢。
苏武,是中国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原本作为使节出使于匈奴,却不幸卷入了匈奴的内乱,最终为匈奴人所扣押。由于苏武坚贞不屈,不肯投降匈奴。因此,匈奴单于将苏武流放于北海(今贝加尔湖附近),并且还给了他一群羊,并扬言: “等你的公羊能产奶水,我就放你回汉朝。”然而到了北海,苏武却因饥饿陷入了绝境。根据《汉书》记载: “(苏武)掘野鼠去草根而食之!” 也就是说,苏武为了充饥,不惜吃土拨鼠、挖草根。那么问题就来了,苏武既然饿得快死,为何不吃他的羊呢?对此,著名草原学王明珂结合田野考察以及史料,做出了如下判断:若吃羊,或许会饿死得更快。众所周知,在古代,肉食是农耕民族的奢侈品,甚至一年到头都吃不上肉。而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则不同,“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也就是说,匈奴人以肉为主食。然而根据学者们考察发现,匈奴人虽然饲养大量牛羊,但也绝不是每天都可以吃肉。 根据俄罗斯研究者的数据,匈奴人平均拥有的牲畜数量,大约为人均19头,其中包括牛、羊、马、驴以及骆驼。匈奴人除了吃牲畜的肉以外,还主要吃它们的奶。而在肉和奶中,奶要占据大头。普通人包括司马迁会认为,匈奴人拥有大量家畜,肉食应该是不缺乏的。但事实上,匈奴人为了生存,不会倾向于杀死牲畜。因为牲畜相当于家庭的本金,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尽量吃“利息(奶)”,并保证在突如其来的天灾中,还能保证足够数量的牲畜可供繁殖。毕竟人均19只牲畜,吃一个、少一个。 众所周知,匈奴的领地位于苦寒的漠北。而冬天,乃是匈奴牧民的大敌。如果没有及时做好防护,只消一场大雪,就能让匈奴人的所有财产化为乌有。毕竟牲畜是血肉之躯,那抵得上冰雪的寒冷。只要遇到白灾,牲畜就会成片的死亡。没有足够的牲畜,匈奴人哪能进行再生产,甚至连繁殖小牲畜,恢复牧群数量都不够。相比之下,汉朝人就要幸运的多。因为他们可以将粮食储存于粮仓,下再大的雪也没事。 因此,匈奴游牧民不到万不得已,很少屠宰自家的牲畜。只有当牲畜受重伤、生病或老到走不动路,绝不会吃掉它们的肉。平时,匈奴人一般通过狩猎来解决肉食问题。例如西汉时,呼韩邪单于与民族迁徙到长城附近,归附汉朝。但不久后,他们却要求北归,其理由是: “塞下禽兽尽,射猎无所得!” 由此可见,不到万不得已,匈奴人绝不会杀自己牲畜食肉。由此可见,苏武之所以不杀自己的羊充饥,完全是因为他还要等着母羊产奶以及繁殖小羊。因为虽然他饿得快死,也宁愿吃草根吃老鼠。杀掉羊,无异于 饮鸩止渴,只会让自己死得更快。保留了羊,说不定还要翻盘的机会。 不过苏武毕竟是苏武,聪明的他在北海中发现了鱼。于是他用绳子编成网,乘着独木舟捕捉鱼类。而正在这时,匈奴单于的弟弟正好到北海打猎,发现了正在捕鱼的苏武。由于匈奴人不懂捕鱼,因此这位匈奴王爷对苏武十分欣赏,赐给他很多衣服和牛羊。三年后,单于弟弟撤出北海,临走前给了苏武大量牲畜。但不幸的是,匈奴人刚走,游牧于北海的丁零人便偷走了苏武的牛羊,让他再次陷入穷困之中。若非李陵给了他数十头牛羊,苏武恐怕真要饿死了。 又过了数年,汉朝打听到苏武的下落,并用外交手段将苏武救回了汉朝。为了表彰他的功劳,汉朝皇帝赐钱200万,公田二顷,还有一栋豪宅。过了19年饥寒交迫的穷日子,苏武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