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头盖骨”史上最昂贵的三个头盖骨,哪个最值钱?其中1个是曹操的

“头盖骨”史上最昂贵的三个头盖骨,哪个最值钱?其中1个是曹操的

时间:2022-09-28 18:45:03来源:晓燕说历史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晓燕说历史的《史上最昂贵的三个头盖骨,哪个最值钱?其中1个是曹操的》,希望大家喜欢。

作者:月小妆

对于人类的历史,仅1%可通过历史记录得知,其余99%就是考古研究的任务。考古是现代人类了解古代人类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考古发掘,人类的历史进程才能被完好地连接、统一起来。而遗物为考古研究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这些遗物不仅包括死者留给后代的可见物品,还包括死者的随葬品甚至死者的遗骨。在中外历史上,就有三具非常著名的头盖骨,它们价值连城,却又带给我们扑朔迷离的故事。

依据这三具头盖骨的年代来分,它们分别是北京人头盖骨、玛雅文化中的水晶头骨以及前几年被发现的疑似曹操头盖骨。

不过若探讨哪个最值钱,也是玩笑话,如果一定要说哪个值钱,在中国人乃至世界人心里,只有一个答案——“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1929年12月2日,我国著名的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带领考古发掘人员首次在北京房山周口店发掘出北京猿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时代距今50万年,而在此前,被普遍接受的最早化石记录是西欧的尼安德特人,距今不超过10万年。之后,裴文中和古人类学家贾兰坡又陆续发现了5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这个发现当时在世界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1929年发现的“北京人”化石,一直保存在北京协和医院,存在放解剖室办公室的两个保险柜内,即使在研究时,也不肯轻易取出真标本,期间,还曾两次送到花旗银行的保险库,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由于协和医院是美国机构,化石还安然无恙。1941年,太平洋风云日紧,美日关系恶化,中国方面担心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安全问题,中国派人将头盖骨送到美国暂时保管。

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前的二三个礼拜的一天,协和医院的总务科长博文突然通知将化石装箱,于是,北京人的5个头盖骨以及头骨碎片15块,下颌骨14块,锁骨、大腿骨、上臂骨、牙齿等147块化石,全部用擦镜细棉纸包好,裹上药棉,再包上纸、细布、棉花装入两个大木箱中,运到美国大使馆,准备随美国海军陆战运往美国。但从那之后,这批令世界瞩目的极为珍贵的北京人化石却神秘地失踪了,至今没有找到。

有人说,它在秦皇岛被运上哈里森总统号邮船,在赴美途中与邮船一起沉没海底;有人说,邮船被日军俘虏,化石被日军截留,后来几经易手,下落不明。

1942年8月23日,《北京时事日报英文版》率先披露了北京人头盖骨世宗的消息后,在全世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但是,一直到二战结束,当时的中华民国代表团在接收美国总部移交在日本占领期间被日本军队掠夺的物品中,都没有发现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这个化石的丢失,让全世界都十分震撼,很多人十分伤心,一心想在有生之年能够寻回我们的“国宝”。据说,这是抗战所有损失中,最大的损失。

第二值钱的,是曹操的头盖骨。

曹操是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然而他也是一个“职业盗墓高手”。据说盗墓的牛人中,曹操确实是翘楚。

曹操盗得的最著名陵墓是芒砀山王墓,这里是汉梁孝王刘武和李王后的陵墓。此陵构建规模宏大,有北京“十三陵”的四倍大,人称“天下石室第一陵”。刘武是刘邦的孙子,其父是汉文帝刘恒,哥哥是汉景帝刘启。刘武正处“文景之治”、国富民丰的年代,可以想见刘武陪葬的丰厚程度。

《水经注疏》记载:“操发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室数万斤。”据说,曹操仅凭这一次盗掘所得的财宝,就养活了手下全军将士三年,可见盗得财宝之巨。而让考古专家不解的是,梁孝王墓的墓道都系用上千公斤的巨石封死,那时没有大型的起重设备,曹操手下靠什么打开陵墓,盗得这些财宝的?

曹操果然非同凡响。难怪有人说曹操是“穿越”过来的。

多疑诡诈的曹操,在对自己的墓上也颇为一番心思,曹操为了防止自己的坟墓被盗,他在生前就做了周密的安排,出殡那天,72具棺木分别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抬出,葬入事先准备好的墓室内,真假难辨。

《三国志·魏书》中记载,公元218年曹操颁布《终令》,即遗嘱,表示陵址要选在“瘠薄之地”,平地深埋,“不封不树”,陵内“无藏金玉珍宝”。不只如此,为防盗掘还做了好多疑冢。成书于南宋时期的《舆地纪胜》称,“曹操殁后恐人发其冢,乃设疑冢七十二”;同一时期罗大经著作《鹤林玉露》称,“漳河上有七十二冢,相传云曹操冢也。”史又称,曹操实际葬在高陵,又称西陵,但高陵在哪,至今仍是让考古界困惑的一个谜团。看来,曹操防盗墓与盗墓都很专业。

但是,在2009年却有众多专家学者号称发现了曹操墓,曹操的尸骨就在墓中。这座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之所以说这座墓就是曹操的墓葬,证据如下:

首先,这座墓葬规模巨大,总长度近60米,砖券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级墓葬类似,与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称;该墓未发现封土,也与文献记载曹操墓“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情况相符。

其次,墓葬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遗物具有汉魏特征,年代相符。

河南安阳曹操墓

第三,墓葬位置与文献记载完全一致。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等文献记载,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病逝于洛阳,二月,灵柩运回邺城,葬在了高陵,高陵在“西门豹祠西原上”。调查资料显示,当时的西门豹祠在今天的漳河大桥南行一公里处,地属安阳县安丰乡丰乐镇。这座大墓就在西门豹祠以西。1998年,西高穴村西出土的后赵建武十一年(公元345年)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潜墓志,也明确记载了魏武帝陵的具体位置就在这里。

第四,最为确切的证据就是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和石枕,证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据文献记载,曹操生前先封为“魏公”,后进爵为“魏王”,死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出土石牌、石枕刻铭称“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于是,将这一墓葬基本认定为魏武王曹操高陵。

关于玛雅水晶头骨,在美洲印第安人中流传着一个古老传说:古时候有13个水晶头骨,能说话,会唱歌。这些水晶头骨里隐藏了有关人类起源和死亡的资料,能帮助人类解开宇宙生命之谜。根据传说,人们必须在2012年12月21日之前找到全部头骨。那一天是已经循环了5126年的玛雅历法的终结。除非13个头骨聚集在一起并按正确的位置摆放,否则地球将飞离轴心。只有那样做,头骨的超自然力量才能挽救地球。

玛雅文明遗址

关于玛雅水晶头盖骨,大家可以当做一个故事看看。对于美洲的人而言,这也是他们的历史。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