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杨修”历史上曹操杀掉杨修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

“杨修”历史上曹操杀掉杨修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

时间:2022-09-25 16:25:36来源:云裳小历史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云裳小历史的《历史上曹操杀掉杨修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希望大家喜欢。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除了曹操、刘备、孙权三位大佬外,还有众多的顶级谋士,例如郭嘉、诸葛亮、庞统、司马懿等人。实际上,还有一个我们都忽略的谋士,他最懂曹操,可以说曹操心中的蛔虫,但是最后却被曹操给“咔嚓”砍掉了。那么,曹操为何要杀掉这么一个聪明人呢?

第二件事是鸡肋之事,曹操跟刘备在汉中打仗,双方僵持不下,曹操有意退兵,但又怕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正碰上厨师进鸡汤。曹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恰逢夏侯惇进来,禀请夜间口号。曹操随口答道:“鸡肋”夏侯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曹操的行军主簿杨修,听到“鸡肋”二字,便让随行士兵收拾行装,准备撤兵。后来,曹操在军营巡视,发现士兵们在收拾行装,问其原因。得知是杨修下的命令,曹操大怒,将杨修以扰乱了军心的罪名给斩杀了。

正是由于此事,杨修就成了一个自作聪明的反面教材,还上了是九年级人教版语文课本,着实成了一个众所众知的反面教材。实际上,历史上真实的杨修,为人恭敬,学问渊博,有大才,为曹操的主簿,被曹操所器重,并非是一个恃才傲物的狂人。据史料记载在建安二十四年,曹操“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将杨修杀掉。于是,很多人认为杨修之死是他自作聪明以及他是袁绍的外甥的身份的原因。实则不然,杨修之死的真实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站错队,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这件事情的起因就是曹操的世子之位之争,杨修选择了辅佐曹植,在他的谋划下,甚至好几次就成功了,但最后还是在司马懿的谋划下,曹丕胜出了。那么,曹植和杨修的位置就尴尬了。曹操是一个杀伐果断的人,他深知杨修的才能和能力,担心在自己死后,曹植在杨修辅佐下,与曹丕火拼。于是,曹操为了以绝后患,在确立曹丕世子之位后,就随便给杨修安了一个“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罪名给一刀杀了。

《三国志》是这样说的:“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总之,杨修之死不是《三国演义》中的自作聪明而死,而是他站错了队,曹操不得不杀了他,来以绝后患。各位,你们说呢?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