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乾隆”雍正最器重的大臣,死后还葬身雍正身旁,为何乾隆却推平其墓葬?

“乾隆”雍正最器重的大臣,死后还葬身雍正身旁,为何乾隆却推平其墓葬?

时间:2022-09-17 21:05:03来源:史料馆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史料馆的《雍正最器重的大臣,死后还葬身雍正身旁,为何乾隆却推平其墓葬?》,希望大家喜欢。

雍正在位执政期间,勤勤恳恳,不敢半点懈怠。他的众多兄弟们对他的皇位虎视眈眈,雍正需要的是对他忠心耿耿的大臣,于是便有了年羹尧,隆科多,田文镜,李卫四大重臣。

这四位重臣的结局不同,活着时能被皇帝赏识,死后能有幸葬在皇帝身边的只有田文镜,别人可没有这个殊荣,他也是有史以来葬在皇帝身边的第一人。可好景不长,雍正死后,乾隆继位。这位新皇帝做出了出人意外的举动,乾隆把他的墓给挖了。坟墓被移为平地。难道说田文镜做什么违背大清律例的事?死后竟遭如此待遇!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田文镜的为官史。

田文镜正黄旗人,从康熙时开始从政,刚开始在长乐县当了九年的县丞。从基层干起。后来又在山西乡宁县做了13年的知县。无论县丞,还是知县政绩都不错,他在基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他以后的仕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又担任了吏部员外郎,刑部郎中等官职。可以说他的升官之道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

那么他又是怎样走进雍正的视线,成为雍正的四大重臣之一的呢?

在田文镜担任御史巡山西时,看到遍地都是逃荒的灾民,当地政府官员没有把赈灾工作落实到实处,于是田文镜上奏皇上,惩治贪官污吏,使百姓得以活命。于是田文镜的受百姓的爱戴。这时雍正才看到田文镜的工作才能,得到雍正的赏识。

在赈灾的第二年,田文镜又升迁为河南的布政使,几个月后又转为河南巡抚,成了当之无愧的封疆大吏。他为官多年,没有犯大的过错。在河南当巡抚期间,河南发生了水灾,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田文镜谎报灾情,说河南的灾情没有那么严重。纸里是包不住火的,皇上得知实情后,也没有怪罪他,反而给他台阶下,把他调回京城修养,后来又命他做了河北总督,此可见雍正皇帝对这位重臣的厚爱。

雍正十年,田文镜走到人生的终点。当地百姓为他修建祠堂,天天祭拜,感恩这位为百姓做实事的好官。雍正得知田文镜去世的消息,十分悲痛,甚至破例提出在泰陵旁给田文镜安排一个墓地。让这位老臣葬在自己的身旁,得到如此殊荣的大臣非田文镜莫属。

雍正去世三年,乾隆前往泰陵祭拜父皇,在途中发现有座墓的门墙把御道占了三尺多,于是就问是谁的墓?有人回答,是田文镜总督的。御林军问道:""这个墓挡了御道,是否推平?""乾隆回答:""拉倒吧!""御林军心领神会...等到乾隆祭拜回来时,发现田文镜的墓已被推平,只剩下两座雍正皇帝题写的碑文,这是皇帝亲手写的,没人敢动。于是乾隆问,这是怎么回事?御林军回答,不是你说:“拉倒吗”,我们才敢把田文镜的墓推平啊!乾隆这才知道是御林军理解错了,于是将错就错,也没有责怪他们。

这件事听起来是乾隆一句模棱两。

可的话,御林军理解错了,才把田文镜的墓移为平地的,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乾隆对田文镜并不怎么友好,在乾隆元年,尚书史怡弹劾王士俊,王世俊曾经是田文俊的部下,而乾隆把责任都推给了田文镜,似乎王士俊的错误都是田文镜造成的。

田文镜为官多年,没有什么大的过错,也算完美。但他对田文镜葬在先帝的身旁,极为不爽,在他的内心不想让田文镜的墓出现在泰陵,特别还占了御道。因此用一句模棱两可的话,让御林军把田文镜的墓推平,是再好不过的事了。这样自己既不用担负挖坟掘墓的骂名,还保住了一国之君的尊严,可见乾隆这一招非常高。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