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绿营”曾国藩正在帅帐工作,一士兵突然冲进来提刀乱砍,为何无人去救他

“绿营”曾国藩正在帅帐工作,一士兵突然冲进来提刀乱砍,为何无人去救他

时间:2022-09-17 17:35:03来源:旅行者文史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旅行者文史的《曾国藩正在帅帐工作,一士兵突然冲进来提刀乱砍,为何无人去救他》,希望大家喜欢。

众所周知,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而他则是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虽然是一个文人,但他的一生却功劳无数。

他建立的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挽救满清于水火之中,功成名就后他更是主动解散了湘军,让当朝皇帝放心,也让自己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安享晚年、得以善终。

在我国历史上,曾国藩也是一个懂得官场政治、懂得人情世故的人,但即使精明如此曾国藩也遭遇了一段危机的历史。在训练湘军期间,有一个部下提刀冲入曾国藩的帅帐中,差点将他给杀了。

可是,在那样的局面下 却无一个人前去相救,这是为何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奉命组建湘军

清朝末年、天下大乱,民间起义事情更是层出不穷,咸丰年间广西的太平天国运动热火朝天,满清的统治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为此,咸丰帝不得不召见大臣寻找解决办法。

当时,曾国藩上书道:“今日急务,首在用人......”希望咸丰皇帝能够正视自己用人的弊端,可咸丰皇帝只是给了口头承诺,并没有实际行动。

咸丰二年,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了南方的半壁江山,咸丰皇帝不得不从全国调集八旗军、绿营官兵来抵御,奈何这两支部队早已经不堪一击,失败也是必然的结果。

湘军建立之前,清朝大致有两个军种,其一就是满清八旗兵,这一个兵种全都是满人组成的,其二就是绿营官兵,而这一个兵种则是由汉人组成的。

不管是八旗兵还是绿营兵,都直接属于朝廷的兵部管辖,但在地位上绿营兵受到八旗兵的监视和控制,前期主要是清王朝的辅助兵力,后期才慢慢成为了主力军队,尤其是雍正、乾隆时期。

巅峰时期的绿营兵人数高达60万,可惜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绿营兵的战斗力急剧下降,早就被淘汰的八旗兵更是如此,不是太平军的对手也在情理之中。

简单来说,让绿营兵、八旗兵负责民间的公共安全还可以,但若是上阵打仗则不行,可以说这两大兵种名存实亡。为了抗衡太平军,咸丰皇帝颁布政令,鼓励民间发展“团练”以抵御太平军。

大约在公元1853年,也就是咸丰三年期间,曾国藩借助这一个大势,在家乡依靠亲戚、朋友的关系组织了上千人,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最初的名字为“湘勇”。

咸丰皇帝得知此事不仅没有阻挠,反而还大力支持,并允许曾国藩自行购买枪炮。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训练湘军之外,咸丰帝还让曾国藩训练绿营兵。

曾国藩与绿营兵的矛盾

曾国藩练兵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其一就是士兵的作战能力,其二就是士兵的思想教育。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样的训练与教育下,湘军的组建非常成功,综合实力也很强大,可绿营士兵就不同了。

严格来说,湘军只能算是“乡勇”,而绿营兵才是正规军,后者的地位要高于前者。可是,绿营兵因多年来管理的混乱,导致他们纪律性不高,军心也比较的散漫。

曾国藩本想像湘军一样训练、教导他们,可这些大头兵根本就看不上曾国藩(那时他还没成名),频频不服从他的调令,一个名叫清德的将领便是如此。

清德是绿营兵中的副将,与太平军作战的过程中比谁都胆小,战场上随时都准备逃跑。不过,内战方面他可是一个好手,连曾国藩都不害怕。

每次训练的时候,清德都会给曾国藩制造点麻烦,不是自己亲自上阵,就是挑唆别人。对此,曾国藩只能上报朝廷让咸丰皇帝来处理,咸丰则狠狠地处罚了清德等人。

自此之后,绿营兵也慢慢地学乖了,不得不听曾国藩的命令,但是在这样的“乖巧”下却隐藏着更大的矛盾。如上述所言,绿营兵有正式编制,而湘军在当时只是“泥腿子”,前者自然看不上后者。

在一起训练的时候,双方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有一天他们便因为“身份”这个问题争执了起来,绿营兵一怒之下甚至还出手打了湘军。

曾国藩得知事情后立刻赶了过去,他还命令绿营的首领鲍起豹将闹事的人给抓起来,内讧才得以停止,本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没曾想却只是开始。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不知道是谁在散播谣言,说曾国藩要严惩绿营士兵为湘军撑腰,这引起了绿营士兵的不满。与此同时,一些被释放的绿营兵回到营帐里后,不断说着曾国藩的坏话,使得士兵对曾国藩更加不满。

随着事情的不断发酵,绿营兵的情绪也被调动了起来,他们联合起来去去找曾国藩要一个说法,并且要求将他们绿营被关押的士兵给放了。

起初,曾国藩并没有把这件事情当回事,仅仅认为绿营士兵发泄完心中的不满情绪就会走。更何况,他身为军队的总指挥,一番处置官兵并没有什么错。

绿营士兵本来就对曾国藩不满,看着他那满不在乎的神情更加愤怒了,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人提着刀就闯入了曾国藩的大帐,朝他本人砍去,不杀了他誓不罢休。

周围的绿营兵把这一幕看在眼里,虽然也知道谋害上级是死罪,但他们也没有前去阻止、帮忙,毕竟他们恨不得曾国藩被杀死,如此他们的利益才能够得到保障。

幸运的是,曾国藩虽然是一介文臣,但他的武功也不弱,不断地辗转腾挪让他躲过了大刀,等到了救援人员的到来。不过,在这场危机中曾国藩有几个随从受了伤,他自己也被吓到了。

事后,曾国藩将此事上报给了骆秉章,此人是湖南某地的总督,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本以为骆秉章会给曾国藩出气,最起码会给绿营施加压力,但前者并没有这么做。

骆秉章告诉曾国藩,太平军日益猖獗,以后还要仰仗着绿营士兵呢,不能把关系闹得那么僵硬。最终,骆秉章释放了相关人员,并向绿营表达了歉意,此事才算是告一段落。

曾国藩看到这个处理结果只能忍气吞声,不久他便把5000人的湘勇分为塔、罗、王、李等十营,随后训练的地点也由长沙迁至湘潭,避免与长沙当地的绿营兵发生矛盾。

为何不愿帮助曾国藩

如上述所言,绿营士兵不愿帮助曾国藩很好理解,因为湘军与绿营本就是两个敌对的兵种,一方受朝廷的重视,另一方必然会被朝廷忽视,可骆秉章等地方官为何也不支持曾国藩呢?

曾国藩训练湘军的时候,其中一条就是“练兵”,兵要如何来训练呢?就是以当地的土匪为训练对象。当时,曾国藩带着湘军不断南征北讨,几乎将湖南一带的土匪清理完了。

自古以来,有一个词语名叫“养寇自重”,意思就是只要土匪活着,一些地方官就是既得利益者。曾国藩剿灭土匪虽然是为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也受到了百姓的爱戴,但却引起了其他官员的不满。

其一,没有土匪的存在,地方官私下里的收入就会减少,清朝末年官匪勾结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二,湖南一带的土匪常年盘踞深山中,当地衙门屡次清缴而不得,曾国藩一来就清缴完了,显得本地官员很无能。

总的来说,曾国藩与当地官员虽然没有仇恨,但他的行为却损害了官员的利益,尤其是一些贪官,如此才会那么不被同僚待见,即使被绿营官兵提刀乱砍,也无一人一官站出来为他说话。

古人曾言,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湘军建成。咸丰四年,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湘军与太平军的战斗正式拉开序幕。

战争初期,湘军虽然遭遇了重大的失利,曾国藩还差点愤而投水自尽。所幸战争后期局势发生了变化,湘军于公元1864年攻入了天京,太平天国覆灭。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朝廷能用得到湘军时鼓励他们扩充兵马实力,但当匪患平息后就到了卸磨杀驴的时候,曾国藩也没能逃脱这一命运。

太平天国覆灭的同一年,曾国藩官至太子太保、一等侯爵,表面上看他走向了人生的巅峰,但这背后的代价却是湘军裁撤25000人,从此曾国藩的实权等同于无。

此后多年,曾国藩的重点慢慢偏向于民间企业,希望通过兴办民间企业来强国,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都与之有关,配得上“晚清中兴名臣”6个字。

值得一提的是,曾国藩虽然退出了满清权力的核心,但他的学生李鸿章却在绽放着光芒,所创建的淮军亦不输湘军,维护了清朝几十年的统治。

对于曾国藩此人,你有什么看法呢?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