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上阳赋》中宁朔军被夸张了?其原型更猛,可谓得此军者得天下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缪帝说史的《《上阳赋》中宁朔军被夸张了?其原型更猛,可谓得此军者得天下》,希望大家喜欢。
《上阳赋》开播已有几天,通过一些历史爱好者的科普,以及原著《帝王业》作者自己透露,大家都知道了此剧是借鉴了东晋的历史。
《上阳赋》中宁朔军的原型
男主萧綦的原型,便是辛弃疾的偶像刘裕。而另外王、谢、桓、庾都是借鉴了东晋的几个大世家门阀。
剧中王儇被许配给萧綦,主要还是因为其父王蔺想笼络萧綦手中的二十万宁朔军。不光琅琊王氏觊觎这支军队,其他各方势力,也在争夺。
并且在剧集开头,皇帝也大肆夸赞过这支军队,似乎掌握了这支军队,哪方势力便能脱颖而出,甩开与其他势力的差距,成为首屈一指的大家族。二十万的军队,真有这么大能力?
其实,这支军队在真实的历史也有原型,即东晋北府兵。而且这支军队比艺术加工的更猛。
如今很多历史爱好者,喜欢归纳古代军队战力的排名榜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战队名单,但无论如何排,北府兵多半会在名单中。
不同于中国古代其他战力强悍的军队,北府兵并不属于东晋中央政府,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是一支雇佣军。
北府军的形成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许多地方豪强,纷纷招募壮士,组建自己的私人部曲。
像刘备初期手下的数千人规模的军队,便是他的私人部曲,后来又有赵云等带着自己的部曲归附。
魏国为了节省财政开支,也是允许地方发展私人部曲的,战时可以征用。
之后三国一统,西晋时期,私人部曲依旧在豪强士族中存在。
由于“八王之乱”的爆发,其他民族政权进入中原,于是司马氏永嘉南渡,在南方士族门阀的扶持下,建立了东晋。
北方的豪门大族,凭借着自己的私人部曲,聚居在京口、广陵一带,在南北势力之间周旋。
另外一些衰落的家族,其部曲散入民间,为避免杀戮,他们和北方百姓,一起到了南方,成为流民,并依附世家大族。这些世家私人部曲,以及流民武装势力,曾是东晋朝廷对抗琅琊王氏王敦的重要筹码。不过,这些流民军并非属于东晋朝廷,而是一种依附关系,或者是雇佣关系,在政治上,流民军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像《闻鸡起舞》中的祖逖便有一支非常强大的私人部曲,并曾领军北伐,只是没有成功。
另外还有一位叫做郗鉴流民军首领,曾助东晋朝廷对抗王敦,后来坐镇京口,成为平衡士族与朝廷的一方关键势力。
东晋谢安执政时,北方前秦日益强大,并且侵吞东晋之心。为了抵御北方政权,谢安的侄子谢玄募集了一直新军,兵源便是京口广陵一带的流民军和以及郗鉴曾经镇守在京口部曲。再加上谢玄又坐镇京口,所以这支新军被称为北府兵。
北府兵虽然是新军,但其兵士都是多次和北方势力作战的精锐,而且流民军因受北方政权不公平的待遇,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他们对于东晋有一种归属感。同时对东晋朝廷寄寓很大的希望,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收复失地,回到故乡。
所以,北府兵的战斗力十分强悍。让这只军队一举成名的,还当属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北府兵一战成名公元383
年,前秦符坚率军南下,号称百万雄兵,声势浩大。东晋则派谢玄为先锋,带领北府兵抵御。
双方隔着淝水排兵布阵,两军对垒。前秦的实际兵力大概在八十余万,而东晋谢玄带领的这方只有八万多,兵力相差十倍。
在这之前,北府兵的将领刘牢之曾带着5000
精兵在洛涧突袭前秦数万军队,并大胜,所以前秦军队对北府兵有些畏惧。
淝水决战之时,谢玄用计谋令前秦军队阵脚大乱,然后杀了前秦军队一个措手不及。前秦溃不成军,一路溃败。
北府兵因此一战成名,而淝水之战,也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前秦之所以败,原因有五:
其一,前秦兵力虽多,但不精。苻坚多年征战,其军队早有厌倦之心,没有士气。为了增加胜算,苻坚征兵百万,然而其中多是未经训练的百姓。
其二,兵力越多,并非战力越强,反而是会让主帅难以调遣。韩信曾说,刘邦最多就能带十万军队,多了必乱。淝水之战,便是因为前军溃败,后军不明所以,前后相踏,死伤者不计其数,最后兵败如山倒。
其三,是苻坚内部不合。其军中有多个投降的少数民族政权,他们出工不出力,并且还有慕容垂等人故意误导苻坚。另外,苻坚军中还有东晋的内应。
其四,苻坚因为之前淮南之战肌肤全军覆没,后又听闻北府兵数千击溃自己数万军队,起了畏惧之心,看见山上的草木,皆以为是东晋军队。加上战术指挥失误,最后溃败。
其五,当然是北府兵太过强悍。
淝水之战的胜利,使得东晋又延续了数十年,并且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政权的侵扰,中原文化得以在江南延续发展。另外,此战中获得巨大声望的谢安、谢玄,一个被迫隐退,一个被解除兵权。而北府兵先是有司马恬接管,后来又让王恭接管。
北府兵的荣光与衰败
但北府兵实际是以刘牢之为首,而萧綦的原型刘裕,此时就在刘牢之手下做北府兵的将领。不过,刘牢之这个人虽然勇猛,但是没什么原则,容易被煽动。他先是反戈王恭,接替了王恭的职位。
之后,刘牢之带领的北府兵在孙恩叛乱中,起到重要作用。
公元402
年,桓玄起兵。刘牢之带着北府兵征讨,却不顾刘裕等手下的劝阻,被桓玄策反。但是桓玄比较聪明,策反刘牢之后,开始解除其兵权。
刘牢之想再次反叛,但他在军中已经失去威信,老部下四散而去,刘牢之最后自杀。而桓玄将北府兵分化让桓氏家族中的亲信掌管,并且桓玄于403年称帝,国号为楚。
此时,著名的刘裕出马了。他在北府军中,一直颇有威望。刘裕一直在桓玄的统治下虚与委蛇。
公元404
年,刘裕皆打猎为名,在京口起兵,召集北府军的老将领,击败了桓玄,收复建康,并拥护晋安帝复位。
自此之后,刘裕带着北府军数次北伐,消灭了南燕、谯蜀、仇池、后秦,完成了许多人没有完成的大业,声望无以复加。
最后,他携不世之功,取司马氏的晋朝而代之,于公元419
年称帝,改国号为宋。而北府兵也成为了刘宋朝廷的主力部队。
刘裕死后,宋文帝继位,北府兵由刘裕的老部下檀道济调遣。不过后来宋文帝猜忌檀道济,处死其全家,北府兵群龙无首,加之久经征战,精锐消磨殆尽,又无合适的兵源补充,所以不复往日荣光,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纵观北府兵的兴起到衰落,谢玄以此军留名青史、刘牢之因此军成为各方势力争抢的对象、刘裕凭借北府兵北伐灭了数个政权,并且称帝建国。东晋时期,真可谓得北府兵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