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刘备”刘备临终让刘禅通读四本书:刘禅读懂了,诸葛亮还能独掌大权吗?

“刘备”刘备临终让刘禅通读四本书:刘禅读懂了,诸葛亮还能独掌大权吗?

时间:2022-09-15 09:25:52来源:小朱喜欢旅游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小朱喜欢旅游的《刘备临终让刘禅通读四本书:刘禅读懂了,诸葛亮还能独掌大权吗?》,希望大家喜欢。

刘备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和李严的时候,翊军将军、江州都督赵云赵子龙肯定在场,因为这件事在正史中有记载:“先主失利于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

白帝托孤的正确说法就叫“永安托孤”,地点在白帝城附近的永安宫。赵云已经到了,但是刘备公开的遗诏中却对他只字不提,反而说出了令诸葛亮痛哭流涕的一番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拿诸葛亮跟篡汉的曹丕相比,刘备这话说得莫名其妙,而更令人莫名惊诧的,是刘备在许诺诸葛亮可以在必要条件下取刘禅而代之,同时又让刘禅读懂四本书,这就不能不让我们产生这样的联想:刘备真是对诸葛亮寄予厚望甚至想把江山社稷拱手相赠吗?如果刘禅真的读懂了那四本书,诸葛亮还能独掌大权吗?刘备如此安排,是不是发现了什么苗头?

刘备永安托孤是真心实意地想让诸葛亮接管“汉室江山”,还是虚心假意地进行试探,那就只有当事人心里最清楚了——在遗诏中只字未提的赵云,此时是吴蜀前线兵力最强的大将,他手里是否还有另一份遗诏,诸葛亮和李严当然不会知道。

且不管赵云是否接受了擒杀诸葛亮的密令,也不论刘备对诸葛亮说的“君可自取”是什么意思,咱们只通过公开发布的遗诏,就会发现刘备并没有想把江山社稷传给诸葛亮,而是对刘禅寄予了厚望。

接下来,咱们就逐段分析一下刘备遗诏的全文,这可是存入蜀汉皇宫档案的重要文件,而刘备有没有给诸葛亮“自取”之权,却很可能是诸葛亮自己告诉别人的。

刘备遗诏先是向刘禅介绍了病情,并表示了对儿子们的依依不舍,这倒跟曹操的分香卖履有异曲同工之妙:“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

接下来刘备对自己的儿子进行了表扬并给予了厚望:“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脩,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说的这个“射君”,我们把《先主传》往前翻一翻就能找到:“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表与汉帝曰:""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长史领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军师将军臣诸葛亮……等一百二十人。”

射援的头衔一大串,笔者也不知应该如何句读,刘备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诸葛亮曾公开称赞过刘禅,把皇位传给刘禅,自己是很放心的。

于是这里面就出现了矛盾:刘备一面强调对刘禅的品德才能完全放心,一方面又告诉诸葛亮“君可自取”,这两句话,哪一句是真哪一句是假?

刘备是跟诸葛亮客气,还是别有用心的试探,这个且不去管他,但是熟读史书典籍的都知道,任何一个父亲有了一笔家产,都不会放着三个儿子不传,而慷慨地送给外人——如果诸葛亮当了皇帝,江山不再姓刘,那么“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岂不就成了一句空话?

所以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都不会允许社稷改姓,因为那等于他们自打耳光。

接下来刘备的一番话,则是用意颇深,而且还能让人品出别样的味道:“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刘备特别指明让刘禅熟读《汉书》、《礼记》、《六韬》和《商君书》,还表示诸葛亮对这些书有过注解,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没送给我,据说是半道丢了——古文中的亡,也有丢失和逃跑的意思,比如歧路亡羊。

刘备是让刘禅接着从诸葛亮那索取书稿,还是让他另想办法,对同一句古文,读者诸局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而笔者关心的问题,是刘备为什么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一定好好看看《商君书》?

读《汉书》,是为了让刘禅读史明智;读《礼记》,是让他做事循规蹈矩以免授人口实;读《六韬》,则是用意深远——《六韬》不仅仅是一部兵书,它还讲述了大量治国理政已经怎样做好明君:“君臣之礼,为上惟临,为下惟沉,临而无远,沉而无陷。为上惟周,为下惟定;主位,安徐而静,柔节先定;善与而不争,虚心平志,待物以正;主听,勿妄而许,勿逆而拒;许之则失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不可极也;深渊度之,不可测也;主明,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凑并进,则明不蔽矣。”

简而言之一句话,《六韬》的主题思想是“柔弱胜刚强、韬晦不露、安静玄默。”这倒跟刘禅后来的表现比较吻合。

前面三本书都可以理解,而刘备让刘禅精研《商君书》,那就更加耐人寻味了:此书主张加强君权,建立赏罚严明的法治制度,取消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军功,提倡耕战。据说此书只有帝王可以合法研究,如果臣子私下里研读,那就是有谋逆之心。

《商君书》中有一段话,讲的就是君王必须掌权:“处君位而令不行,则危;五官分而无常,则乱;法制设而私善行,则民不畏刑。君尊则令行,官修则有常事,法制明则民畏刑。”

刘备在弥留之际,还对刘禅的未来进行周密的安排,这哪有一点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事实证明,刘备这两手准备是很成功的,刘禅也给予诸葛亮一个明君对贤臣应有的信任:“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刘禅继位的十几年里,就是坐在宫中学习诸葛亮的治国方略,对诸葛亮连年用兵虽然不是完全赞同,但也从不阻挠,诸葛亮也是事事请示汇报,并不表现出其他权臣那样的骄横跋扈,甚至还有意打压自己的儿子,而没有像曹操和司马懿那样,把儿子培养成接班人:“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

如果诸葛亮全力栽培,诸葛瞻就不会抱憾终生了:“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

从诸葛瞻的遗憾中,我们能看出诸葛亮为了避免家族出现曹丕司马懿一类的人物,已经采取了防范措施,所以我们百分之百可以肯定:诸葛亮对刘备忠贞不二,从来就没有过取刘禅而代之的心思;刘备那句“君可自取”的意思,也是“我有三个儿子,如果阿斗不好好学习,你就从刘永刘理中再选一个来接班。”

刘备这番话,是授予诸葛亮废立之权,也是给刘禅敲一下警钟,而刘禅也对诸葛亮的忠诚深有体会,所以容不得别人说诸葛亮半句坏话:“十二年,亮卒,后主素服发哀三日。邈(李邈,曾任犍为太守、丞相参军、安汉将军)上书曰:‘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臣常危之。今亮殒殁,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后主怒,下狱诛之。”

仅凭这件事,我们就能看出刘禅对诸葛亮的信任和尊重,所以不管刘禅有没有通读精研刘备让他读的那四本书,他都会让诸葛亮独掌大权——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去干,这才是一个明智的老板。

把军政大权交给能臣,刘禅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论起来刘禅应该叫舅舅的孙策,也曾让张昭全权管理东吴事务并引以为傲:“昔管仲相齐,一则仲父,二则仲父,而桓公为霸者宗。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刘备托孤寄命的英明:如果没有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如果没有刘禅的信任与放权,蜀汉能否维持四十多年,还真是一个未知数。

于是笔者得出了一个结论,这结论未必准确,还请读者诸君批评指正:刘备临终前让刘禅读好四本书,刘禅读了,而且也读懂了,所以他才让诸葛亮独掌大权而没有把诸葛亮变成商鞅;刘备托孤寄命时说的那番话,是看出了一些苗头,但这苗头却不是诸葛亮有谋逆可能,而是刘禅未必靠得住,所以他才给刘禅列了个书单,并授予诸葛亮专断之权,这是给诸葛亮压担子,也是给刘禅戴紧箍咒……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