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抢占东北,林总对决杜聿明为何没有胜算,原因有三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大熊历史观的《抢占东北,林总对决杜聿明为何没有胜算,原因有三》,希望大家喜欢。
林总与杜聿明都是毕业于黄埔军校,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林总是黄埔四期生,杜聿明是黄埔一期生,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学长与学弟。因为信仰不同,林总加入了红军,杜聿明留在了蒋介石的身边,成为一名国军将领。后来,双方通过各自的努力,都成为各自阵营的名将。
可能,在抗战时期,林总与杜聿明没有交手的机会。但在抗战结束后的内战期间,他们二人在东北战场相遇。此时的林总是人民队伍中,一位出色的军事指挥家,任职东北民主自治军的总司令。同样, 杜聿明也是蒋氏集团中,一位比较能打的将领,并且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任职东北保安司令长官。
这两位名将,为了抢占东北三省,这座工业大城市,双方指挥各自的部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相信很多人对林总都比较熟知吧,他是我军在革命战争年代,最出色的军事将领,拥有战神,常胜将军等美称。但你绝对没想到,在解放初期的东北战场上,林总与杜聿明的对决,并没有像后来那样,做到仗仗胜,反而失去了主角的光环,没有胜算。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抢占东北的过程中,林总对决杜聿明没有胜算呢?甚至还被调侃,说:吃了几年洋面包,不会打仗了。
林总之所以,在解放初期的东北战场上,败走麦城,并不是,因为他的军事指挥才能退步了,而是另有原因。
原因一:各部队之间,无法统一协同作战
为了抢占东北,我军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各大根据地的精兵强将,纷纷挺进东北。要知道,这些部队,都是来自不同的根据地,一时之间,全部汇集在东北战场上。真的打起仗来,各部队之间,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到协调统一作战。想要达到这个效果,需要一定的磨合期。
反观对手国军集团,挺进东北的都是八年抗战时期,血战滇缅的精兵强将。他们在一起抵御侵略者多年,彼此之间,在战场上相互配合得很默契,也能够做到协调统一。
原因二:双方武器装备差距甚大
激战东北,蒋介石在米国的帮助下,将美式装备的新一军,新六军,半美半苏式装备的第52军等王牌部队,全部空运东北战场。可见,在解放初期,与东北民主自治军对战的,都是作战经验丰富,并装备精良的王牌部队。
要知道,在热兵器时代,武器装备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场战役胜负的关键。面对如此装备精良的敌军,东北民主自治军在战场上,接连失利,让再能打仗的林总也束手无策。
原因三:缺少打大仗的经验
在解放初期,挺进东北的队伍,都是来自抗战时期,各大根据地的八路军。这些将士,在八年抗战时期,都是化整为零,深入敌后打游击,或者是伏击日寇。一个敌后根据地,不会拥有太多的八路军。要知道,根据地的人数太多,反而容易暴露目标,也会招来日寇的打击。
因此,在八年抗战时期,我军的将士们,都是分成小股部队,活动在不同的根据地。参加的战斗,都是规模较小的战役,很少和敌人展开正面大战,更别说打攻坚战。
种种因素加在一起,导致林总,在东北战场上与杜聿明的对决没有胜算,失去了主角光环。还好,面对失败,林总并没有垂头丧气,而是总结失败经验,加以改正。
最终,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带领东北民主自治军,在东北战场上,取得了第一场战役的胜利。各部队之间经过一年的磨合,在战场上,也能够做到协调统一作战,并积累打大仗的经验。
失败并不可怕,如果能够从失败中走出来,那才厉害。后来相信大家都知道,林总带领东北民主联军开始逆袭后,胜仗一个接着一个,最终全歼敌军,解放东北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