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东阳”立朝50年,柄国18载,在党争激烈的明朝,他凭啥能独善其身

“东阳”立朝50年,柄国18载,在党争激烈的明朝,他凭啥能独善其身

时间:2022-09-07 14:05:04来源:史芬奇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史芬奇的《立朝50年,柄国18载,在党争激烈的明朝,他凭啥能独善其身》,希望大家喜欢。

导语:提到明朝,很多人自然反应就会想到党争,的确如此,因为党争严峻,所以明朝才会走向灭亡。其实不管是明朝末年,还是明朝初期,党争都是非常激烈的。

明初朱元璋建立帝国以后,党争便已经形成,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党,与刘伯温为首的浙东党,展开过激烈的竞争,最终两败俱伤,死伤惨重。

刘伯温为此被胡惟庸给害死了,而李善长胡惟庸也都被满门抄斩。所以但凡参与党派之争,自古以来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不过明朝有这么一位大臣,一直深陷权力旋涡之中,却能够做到做官50年,执掌相位18年之久,而不被弹劾下台的。

这是何方神圣?这就是被当时的人称之为伴食宰相的李东阳。不少文人对李东阳一方面感到佩服,另一方面则感到丢脸,这是为什么?他这个伴食宰相的绰号又是怎么来的呢?

01李东阳少年成名,仕途却不是很顺利。

提到李东阳的名号,可能大家觉得这就是读书人的种子。没错李东阳的确非常会读书,而且很早就闻名天下。在李东阳4岁的时候,景泰皇帝朱祁钰就曾经考过李东阳的书法,并且给与了很高的评价,由此李东阳名声大噪。

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以戍籍居京师。四岁能作径尺书,景帝召试之,甚喜,抱置膝上,赐果钞。后两召讲《尚书》大义,称旨,命入京学。天顺八年,年十八,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明史》

李东阳要感谢一位皇帝,那就是景泰皇帝朱祁钰。朱祁钰传奇的人生,其实大家都了解过。他只做了八年皇帝,而且是从哥哥手里接过来的权柄,八年之后又被哥哥给收回去了。

李东阳正是在这八年宝贵的光阴中,得到了景泰皇帝的重视,将他选拔进入到了顺天府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很显然,这段时间李东阳是比较感谢景泰皇帝的,朱祁钰对李东阳也十分器重,显然是当成重要人才来培养的。

可就是李东阳11岁这一年,明朝出现了一场宫廷政变,病重的景泰皇帝被他的哥哥朱祁镇给取代了。

惊魂甫定的李东阳,此刻压根就没有任何能力为景泰皇帝讨句公道话,他实在是太小了。我认为当时他的内心是非常难受的,否则李东阳可算是真没良心了。

等到李东阳到了考科举的时候,他倒是挺顺利,一路劈波斩浪,最终夺得二甲第一名的好成绩,也就是全国第四,差点就成了探花郎。这一年他才不过18岁。

成绩这么好的李东阳,本该平步青云,可是老天爷却给他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他的官位一直都做不上去,基本上九年往上升迁一次,这基本上是古代官员升迁的最慢速度了。寿命比较短的,可能升迁个两次就挂了。

02李东阳何时开窍?他是怎么打开官场密码的呢?

按照九年往上升迁一次的规律,李东阳在第二个九年结束以后,终于升任翰林院侍讲学士,也就是从五品的官员,这一年少年天才李东阳已经37岁了,时间也已经到了明朝成化19年,也就是朱见深时代。

改变李东阳命运的机会再次来临,因为朱见深派遣李东阳前去给太子讲学。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为太子就是未来的继承人,即使皇帝不怎么喜欢这个太子朱佑樘,但是朝臣们都支持长子继承皇位。

是时,帝数召阁臣面议政事。东阳与首辅刘健等竭心献纳,时政阙失必尽言极谏。东阳工古文,阁中疏草多属之。疏出,天下传诵。明年,与刘健、谢迁同受顾命。---《明史》

所以李东阳的人生,其实就是在跟朱佑樘一起读书的这段日子里发生改变的。这一年已经是成华19年,还有3年时间,朱见深就离开了人世。朱佑樘上台以后,李东阳也就得到了重用。

朱佑樘上台以后,没两年时间,便任命李东阳为太常寺少卿,这可是正四品的官职。李东阳这回算是发达了,两年他又被任命为会试的主考官,一旦做了主考官,那就是门生遍及天下的体现。

将来的状元榜眼包括哪些进士,全都是李东阳的学生。为什么李东阳后来的名声那么好?他的这些学生出力可真的不小。

试想一下,老师如果名声好,那学生自然也跟着沾光。要是老师是一坨臭狗屎,那哪个学生还愿意提起老师呢?

李东阳这个时候在官场也算是开窍了。他知道老老实实,压根就不可能升上去,只有学会了曲意逢迎,才能够不断往上攀登。这一年李东阳47岁。

这段时间李东阳和朱佑樘之间的关系的确还是很不错的,好在朱佑樘是一位难得的明君,所以李东阳也能够留得贤名。

03李东阳再次成为太子老师,可是仅仅三年时间,他便三次辞职。

第一次成为太子的老师,就使得李东阳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不仅拥有了遍布天下的门生故吏,还拥有了新皇帝的信任,以及平步青云的仕途。

那么李东阳自然不会放过下一任太子,所以在弘治11年的时候,李东阳再次成为了新太子的老师,这位太子我们谁都认识,那就是著名的明武宗朱厚照了,这一年李东阳52岁。

有了新太子的庇佑,其实李东阳压根就不用担心未来的路不好走了。可是李东阳却选择了辞职。

阁臣徐溥等以诏敕繁,请如先朝王直故事,设官专领。乃擢东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入内阁专典诰敕。八年以本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与谢迁同日登用。久之,进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明史》

弘治14年,李东阳在教导太子读书的第三年,他选择了三次辞职,都被明孝宗朱佑樘驳回。这件事虽然在历史上是一件小事,但是足以让人察觉到,李东阳似乎已经感觉这位太子不简单。

亦或是说,朱厚照身边的人不简单。明朝皇子自幼都是跟太监在一起生活,所以他们从来都是跟太监最亲近,难道李东阳已经发现朱厚照身边的太监有问题了吗?

他是个读书人,压根就学不会尔虞我诈的官场权谋之术,所以他这个时候是在规避这种危险的发生。不过明孝宗却不允许他逃避,谁都选择逃避的话,那这个国家交给谁来治理呢?

在这次辞职风波过后,李东阳先后又辞职了4次,分别是弘治17年的5月、10以及12月,弘治18年的2月份。这个时候的明孝宗身体已经很不好,李东阳似乎认为这是他最后的机会,所以他一连4次要求辞职,都被明孝宗驳回,明孝宗甚至将顾命大臣的职位留给了李东阳,那就是要李东阳为他们老朱家干到死为止。

04李东阳开始交好太监刘瑾,这才免去了晚年灾祸。

朱佑樘去世以后,朱厚照登基,这就是著名的正德皇帝了。趁着朱厚照刚登基,李东阳立刻请求辞职。

朱厚照心里就不太高兴了,本来李东阳就是朱佑樘封的顾命大臣,又是太子太傅,自己刚登基就辞职,难道这是对自己有意见?所以朱厚照否决了李东阳的奏请。

武宗立,屡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刘瑾入司礼,东阳与健、迁即日辞位。中旨去健、迁,而东阳独留。耻之,再疏恳请,不许。初,健、迁持议欲诛瑾,词甚厉,惟东阳少缓,故独留。健、迁濒行,东阳祖饯泣下。健正色曰:“何泣为?使当日力争,与我辈同去矣。”东阳默然。---《明史》

朱佑樘留给朱厚照的三位内阁大学士,分别是刘健、谢迁以及李东阳。他们号称天下三大明相。可是刘健和谢迁却相继离职,只有李东阳一直坚挺到了最后,这是为什么呢?

这还要多多感谢朱厚照身边的大太监刘瑾。自从朱佑樘死后,他身边的八位太监算是彻底得势了,被称之为八虎,尤其是刘瑾,更是他们的领袖。

这么一来就算是内阁大学士,也无法与刘瑾这样的人相抗衡。所以刘健和谢迁都被刘瑾给赶下台了,而且都遭到了刘瑾的打击报复,晚年生活比较凄惨。

李东阳却一直在正德朝廷活得好好的,而且到了后来他想要离职皇帝都舍不得。李东阳到底使用了怎样的谋略呢?

其实说起来就有些脸红了,这三大名相中,最没有骨气的可能就是李东阳了。当时谢迁上奏朱厚照,要诛杀了刘瑾。结果这件事被否决后,谢迁联合刘健一统辞职,李东阳居然没有加入他们的行列。

谢迁本身就是为了向皇帝示威,只要不诛杀刘瑾,那么他们内阁就地解散。可是李东阳不肯走,这就让人有些尴尬了。

所以晚年的谢迁和李东阳关系并不咋地,昔日的战友,此刻也必须要分道扬镳了。李东阳彻底投靠了刘瑾这一边,成为了刘瑾非常要好的朋友,所以李东阳当然没事儿了。

总结:遇到事情不怕事,还要学会解决事情。

李东阳在朱佑樘活着的时候,一直要求辞职,其实就是预感到了将来这八虎一定会为祸朝堂。也预感到了正德皇帝不是个什么好人,压根就教不好。

所以李东阳选择在60岁左右就辞职,这样至少他能够安安稳稳地拿着退休工资,回家养老。但是问题是朱佑樘舍不得李东阳走,他知道李东阳有才华,也知道儿子不上进。朱佑樘认为只有李东阳这样的人,才能教育好他的儿子。

朱佑樘真是高估了李东阳,他那个儿子,就算是朱元璋在世也不可能教育好。既然被逼留下来了,那么李东阳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的行动保证自己以及家人的安全。

事情都在按照他的预计发展下去,八虎把持朝政,刘瑾成了朱厚照的宠臣,反倒是内阁大臣们被孤立在外面。

所以李东阳这个时候并没有感到害怕,而是选择了另外一种自我救赎的办法,那就是亲近刘瑾。既然事情已经到了不可避免的地步了,只有勇敢面对了。

谢迁和刘健选择辞职,这是他们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但是李东阳并不认可。他倒不是为了那点荣华富贵,他担心三位内阁大臣同时离职,或许会引发更大的灾难,甚至会波及他们的妻儿。

李东阳是明智的,他走过了最艰难的一条路,见识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也着手化解了生命中的危机。可是谁曾想过,他自始至终,不过是一个读书人而已。

参考资料:

《明史》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