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明朝军队大量装备枪炮,为啥打不过清朝的弓箭?原因令人心酸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艺沫史事1的《明朝军队大量装备枪炮,为啥打不过清朝的弓箭?原因令人心酸》,希望大家喜欢。
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中,有一项是火药。火药的具体发明时间和发明人已经渺茫难考,只知道火药的发明与炼丹修道的道士、方士们有关。他们在用各种矿物质炼制“丹药”时,偶然间配制出火药配方,结果当场“焰起,烧手面及火尽屋舍”,火药这种日后改变世界的化学物质,就这样离奇地通过江湖术士的手由此面世。
火药具有会发生高温爆燃的特点,因此很快被人们用于军事用途。已知史料记载,唐朝末年的一次军阀混战中,公元904年,军阀杨行密围攻豫章城,将士们在攻城过程中“以发机飞火,烧龙沙门”,被后世认为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火药。
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宋朝德安知府陈规在守城作战中,把长竹竿填充火药然后点燃,用于击退攻城敌军,陈规的这个发明,被视为后世风行世界的管形火器、也就是枪炮的鼻祖。
到明朝建立时,原始的火器经过千百年实战催化演变,已经成为军队中大量装备的日常武器。1367年,徐达带兵攻打张士诚的巢穴平江城,就已大量使用火器,《明史》记载,“大小将军铳五十余架,铳炮之声彻夜不绝”。
明朝开国后,随着跨洋贸易的发展和多次对外战争,欧洲先进的火器技术大规模输入,使得明朝火器枪炮制造技术日臻成熟完善。永乐八年(1410年),明成祖朱棣正式建立明朝第一支专门火器部队——神机营,用于拱卫京师。此后,各类火器枪炮就成为明朝军队的最主要作战装备之一。
明朝末年,一代枭雄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辽东迅速崛起,并很快成为明朝头号强敌,双方进行了持续近三十年的激烈战争。按理说,明朝军队普遍使用枪炮,射程和杀伤力都要远超清朝落后的弓箭,应该稳操胜券才是。但战事结果却恰恰相反。持续数十年的明清战争中,明朝连连败北,难求一胜。
明朝的枪炮为啥打不过清朝的弓箭?真实原因令人心酸。早在嘉靖年间,一代名将戚继光,就已发现了明军火器枪炮制作应用中的诸多严重弊端,并为此大声疾呼,可惜并未引起朝廷重视。
戚继光名著《练兵实纪》中记载,明朝的火器枪炮,看似种类琳琅满目,数量充足繁多,但却存在一个致命缺陷:制作工艺低劣不堪,粗制滥造,“成造本拙,工尤粗恶,身短体薄,腹中斜曲,口面大小一无定制,不堪击敌”,导致在实战中性能大打折扣,根本不能发挥出有效作用,面对清朝弓箭当然不能占上风。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明朝火器部队最主要的单兵装备火铳,连最基本的枪管都造不好,制作者“无一毫认真之心,不过卷成铁筒而已,腹内未曾用钢钻钻光,以致铅子不得到底,出口不直,铳身单卷成器,时有炸损”,动不动就“炸膛”。其他的重型火炮也有类似弊端。
结果明朝士兵们在战场上使用枪炮时,一不小心就会“炸膛”,造成严重伤害,轻则残疾,重则丧命。士兵们为国舍命冲杀,却往往被手中粗制滥造武器害死,着实令人心酸。戚继光身为大将,却如此重视细节见微知著,《明朝那些事儿》对他极力褒奖,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也是毫不过分。
为了避免意外受伤,士兵们往往只敢单手持火铳,或者把火铳夹在胳肢窝下胡乱放几枪了事,连最基本的瞄准都做不到,谈何消灭敌军。戚继光发现其中弊端,虽然大声疾呼,但朝廷君臣都漠不关心,导致这个问题直到明朝覆灭都没解决,最终败给清朝并不是偶然结果。
参考资料:《明史》《明代火器发展运用与军事领域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