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秦国”杀神白起:为秦国四处征伐,一生杀了一百万人,却被主君下令赐死

“秦国”杀神白起:为秦国四处征伐,一生杀了一百万人,却被主君下令赐死

时间:2022-09-04 17:36:09来源:梅枚说历史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梅枚说历史的《杀神白起:为秦国四处征伐,一生杀了一百万人,却被主君下令赐死》,希望大家喜欢。

引言

唐代诗人曹松在《己亥岁二首》中写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场战役成功的背后,牺牲的兵卒性命不知几何。历数古今中外历史,恐怕对此最有感悟的,当是战国名将白起。

白起,战国时期名将,诸子百家之中兵家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一个最好的时代,思想解放,百家争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烽火狼烟,尸横遍野。不过对于白起而言,这也是最适合他的时代。当时的秦国国力强盛,秦昭襄王野心勃勃,四处出兵夺取地盘,想要一统天下。而白起就在这个时候被秦昭襄王相中,为秦国四处征伐,以“杀神”之名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白起剧照

01

公元前293年,在对抗韩魏联军的战斗中,白起第一次担任主将。在深入了解敌军的布阵方式之后,白起没有采用正面对抗的方式,而是避重就轻,迂回攻击。他率军绕道至韩魏两国联军的后方,突然袭击,然后逐步鲸吞蚕食,最终击溃了韩魏联军。在这场战役中,白起一战成名,令韩魏联军折损了24万兵士,连大将公孙喜也被他俘虏。

一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292年,白起率军进攻魏国,创下了传奇般的战绩——他接连拿下了魏国六十一座城池,剑锋所指,所向披靡。无论白起兵至何处,群雄无不胆寒。战国时期名将众多,但是真正能在战场上和白起一较长短的人却寥寥无几。

▲白起画像

与白起的名声同时崛起的,还有他所制造的杀戮。在攻打魏国的战役中,他曾经指挥下属杀掉了十三万魏军,如果说这只是战争中双方对抗的不得已。那么在进攻赵国的时候,已经有两万将士表示投降,白起依然将他们全部都溺毙于黄河之中。这已然不是正常两军对抗之中的阵亡,而是对已无还手之力的俘虏进行屠杀。

而在后来的长平之战中,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远不是白起的对手。白起不费吹灰之力,就取得了胜利。这场胜利给白起带来了更加威赫的名声,也为赵国增加了四十万将士的亡魂。其实当时赵军已经投降,白起完全没有必要坑杀这四十万降军,但是为了免除后患,他还是选择了屠杀俘虏这种血腥方式。三国曹魏大臣何晏曾经如此评价:“白起之降赵卒,诈而坑其四十万,岂徒酷暴之谓乎?”后来梁启超曾经考证过,共有200万人在战国期间战死,白起下令处死的人就占据了一半。

▲长平之战画像

02

而长平之战之后,白起也开始意识到,自己多年征战所造杀戮过重,这些罪孽并不能以战场上的胜利或者君王赏赐的富贵来弥补。公元前258年,秦国向赵国的邯郸城发动了猛烈进攻,当时的秦军主将是王陵。秦军虽然兵强马壮,但是赵军抵抗决心更是顽强,所以王陵率军攻打了好几次都未能拿下邯郸,战局一时胶着起来。秦昭襄王于是下令,让白起出战,但是这一次白起并未从命,他称病不出。

秦昭襄王无奈之下,只好退而求其次,让王龁接替王陵,继续攻打邯郸。就在邯郸城岌岌可危之时,信陵君突然前来援救,战争局势顿变,秦军顿时处于下风。在此危急之时,秦昭襄王再次请白起领军作战。但是,白起仍然推辞说自己有病,不肯领兵作战。

▲秦昭襄王剧照

03

这件事令秦昭襄王对白起动了杀心。作为一个君主,不肯听从自己命令的将领,不但不再值得信任,而且还是一大威胁。而知道秦军在邯郸战败的消息之后,秦昭襄王愈加恼怒。他强令白起出战,却又在白起刚刚行至杜邮的时候,派遣使者赐剑。白起当然明白秦昭襄王赐剑的用意,他临终前叹息一声,随后便横剑自刎。

白起死后,崇将尚武的秦国人“以白起死非其罪,无不怜之,深表怀念”。秦始皇登基称帝之后,认为白起为秦国崛起立下汗马功劳,应当奖赏,便把太原封给了白起的儿子白仲。千年之后,白氏家族的另一位名人白居易在《太原白氏家状二道》中追忆先祖白起:“后非其罪,赐死于杜邮。秦人怜之,立祠庙于咸阳,至今存焉。”

▲白居易剧照

结语

白起本人,除却他的“杀神”之名外,他本人其实极具军事才能。如果不是生在当时急速扩张的秦国,可能白起也不会因为东征西伐,造下如此多的杀孽。但这也说不准,倘若白起不在秦国,他的军事才能或许也会被埋没,或许在史书上也只剩下一个轻描淡写的姓名,而不会有如今的显赫名声。

参考资料:

《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太原白氏家状二道》

《己亥岁二首》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