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司马”明知分封制的弊端,司马炎却为何还要大肆分封司马氏诸王?

“司马”明知分封制的弊端,司马炎却为何还要大肆分封司马氏诸王?

时间:2022-08-31 18:45:02来源:通史小探长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通史小探长的《明知分封制的弊端,司马炎却为何还要大肆分封司马氏诸王?》,希望大家喜欢。

公元265年,司马炎窃取了曹魏的江山,篡位自立,定国号为晋。但是晋又分为西晋和东晋,前者立国仅仅几十年就被灭国,后者虽然又在江南偏安一百多年的时间,但是他们皇权力量的衰微导致司马氏名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只是个傀儡,国家大事还是得靠当时一个独有的政治群体:世家。

今天笔者一起来聊聊晋朝的分封制,很多人将晋朝的灭亡归咎于“八王之乱”,但是引起“八王之乱”的源泉则就是司马炎所定下的分封诸侯国的政策,至于分封制的具体内容笔者之前的文章也有写过,如实在想要知道具体内容的可以从《晋书.志》系列去了解。因为这项制度所以后世的诸多学者认为“八王之乱”就是由司马炎引起的,正是他的这项制度导致了“八王之乱”。

为什么要用分封制

但是分封制真的如同我们后世所想的那样的不合时宜吗?一个制度的产生是需要结合当时的环境和多方面因素综合来考量的,并不是以我们后来人的眼光来看待事情的结果所得出的结论,今天笔者来谈论一下当初司马炎设立分封制的初衷。

历朝历代之中分封制首先出现于商朝,在周代其制度被用到极致,秦朝以后虽然废除了分封制改设郡县制,但是这个制度上某种程度上被汉朝换汤不换药的继承了。我们首先来看看周朝和汉朝为什么要运用分封制。

首先是周朝,它们首先运用分封制的原因:

其一.周朝刚建立时还有一大堆的商人遗民,他们是一堆极其不利统治的不安定因素,因此周朝利用分封制来安抚情绪。

其二.当时的社会发展还没有到达西晋的那个高度,因此为了方便管理周朝分封宗室大臣来达到治理周朝江山的目的。

至于汉朝,当时郡县制已经开始实行,刘邦却舍弃郡县制反而运用分封制自然也有其目的:

其一.当时郡县制虽以实行,可是秦朝建国才十余年就被灭国,因此郡县制还没有深入人心。

其二.因为当时刘邦虽然一统天下,但是他早先就和异性诸王也有过约定在先,因此当时的刘邦不得不采用分封制来安抚诸王。

所以综上所述,分封制在后世看来有很多的弊端,却综合当时的时局来看,如果不采用分封制可能反而会引起更大的动乱,所以姬发和刘邦不得不采取这个办法来安抚人心。但是后来的一系列事情也证明了分封制并非是一个牢不可破的制度,春秋战国的分裂和七国之乱的动乱打垮了周王室也差点使汉朝提前报销。

这一系列的动乱莫非司马炎没有看到吗?我想不可能吧。但是他明知有这么多的弊端却还要大肆分封宗室其中也有司马炎不得已的难处,试问谁不想将权利集中在自己手中,谁又肯将权利下放至自己的手中,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司马炎大肆分封同姓诸侯王的原因:

其一.利用宗亲的力量来制衡世家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九品中正制”的执行,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世家。

其实“九品中正制”某种程度上来说有点像春秋战国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度,这两项制度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有异曲同工的效果。看春秋战国时期的世卿世禄究竟有多强大,曾经强大的晋国就是被当时的晋国公卿韩、赵、魏所灭,从而“三家分晋”,掀起了战国时代的序幕。

撇开战国时代不说,我们来看看司马氏为何能够成功的篡夺曹魏江山呢?司马氏本身就是世家,他们的祖上也世世代代都是汉朝时期的高官,并且由于曹丕和曹叡的扶持,司马氏开始在朝中坐大。其实如果没有后来曹爽的嚣张跋扈的话,我相信至少司马懿也不一定敢反,可惜曹爽任人唯亲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因此司马懿便联合支持他的人发动了“高平陵政变”一举将权利收揽囊中,从而奠定了西晋立国的基础。

但是反观上述两个受到世卿世禄或者九品中正制而被对手胜利夺取的政权之中有一个共通点:宗室力量极其薄弱,从而导致世家坐大。

晋国因为“曲沃代翼”和“骊姬之乱”实行公卿制度,不信任宗室重臣反而信任宗室之外的朝臣;而曹魏同样的因为曹丕在立储过程中的一系列遭遇外加上他是靠着得到世家的支持才登顶权力的巅峰,因此他也过分的打压宗室,他的两个弟弟曹植和曹彰都未能幸免。

司马氏本身就是世家,因此司马炎知道世家坐大的危害性,为了遏制世家势力的发展,他便将司马家的宗室下放到晋朝的大江南北,给予他们很大的权利。可以说司马炎的这个举动很大打程度上的确做到了遏制世家坐大的效果,因为司马氏在地方上很大的自主权,所以他们便会大力提拔寒门子弟来对抗世家。

比如后来司马伦手下的重臣孙秀以及被誉为“西晋救火队长”的苟晞,他们都是寒门子弟,都受到司马姓王爷的有力提拔,成为了宗室王爷抗衡世家的工具。

来看看东晋时候的司马氏是多么的悲惨,明明拥有皇帝这个称号,实际呢?国家大事听凭世家做决定,而到了后期桓温更是敢废立皇帝,可见没有了宗室力量的支持司马氏的天下其实做的也不安稳。

其二:依靠宗室力量来为晋朝保驾护航

其实这一点可以说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在上述所说的内容上的延伸。

他分封宗王的初衷是希望像当年的周朝一样,利用藩王的力量来守卫晋朝江山,希望这些同姓诸侯能够成为守卫晋朝的屏障。

当然司马炎或许自己也怕出现像汉朝时期的七国之乱一样,因此在分封宗室的同时也有两个保险:

1.那就是那些紧要之地只能派遣朝廷之中的宗室重臣来镇守。

2.其次那就是诸王调兵有很大的局限性,需要得到层层审批才能调动军队。

什么是紧要之地,譬如当时临近洛阳的长安、邺城、兖州等地,镇守这些地方的要么是和皇帝血缘关系近的,要么是在宗室之中辈分极高的。

那么晋武帝司马炎的这个措施做到保卫晋朝江山的作用了吗?其实是有的,我们暂且撇开“八王之乱”不谈,看看司马炎平灭东吴的过程中其中不乏有宗室朝臣的身影,比如后期“八王之乱”中的司马亮本人在伐吴战争之中也有他的身影。

后来杨骏乱政,纵然其背后是贾南风在幕后操纵,但是冲刺在最前面的也是司马氏的这些诸王们,而后来贾南风的死也有司马氏宗室力量的身影在其中。

五胡乱华开始的时候,刘渊从离石要塞起兵首先面对的是司马氏的司马腾(但是这家伙被刘渊揍得够呛,要不是及时抽身估计会提前报销在刘渊手上)。

虽然后期爆发了“八王之乱”,但是不难看出司马氏的这些王爷们在司马家族的统治受到威胁之时他们某种程度上的确做到了为晋朝保驾护航的作用。

而后期司马睿建立东晋之时也曾想要过依靠宗室,可惜当时司马氏的宗室力量很多都已经报销在了五胡乱华和八王之乱中,五马之中的另外四个司马氏王爷都已经不是西晋立国之初那些手握重权的宗室王爷了,所以这几个人后期也都大部分被世家以各种理由搞掉了,所以东晋时候的宗室力量才会如此薄弱。

不难看出,其实当时司马炎的分封制度也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既有维持平衡的重要性也有保卫晋朝的作用性。不能因为他“八王之乱”而单方面的否则司马炎当时分封诸侯的这项制度。

至于“八王之乱”的爆发,这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不单单是因为分封制度的形成。这个诱因在之后的叙述之中再讲。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