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多尔衮”多尔衮犯了多大罪?康熙雍正都不敢给他平反,可乾隆为什么就敢

“多尔衮”多尔衮犯了多大罪?康熙雍正都不敢给他平反,可乾隆为什么就敢

时间:2022-08-24 21:05:04来源:历史琐窗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历史琐窗的《多尔衮犯了多大罪?康熙雍正都不敢给他平反,可乾隆为什么就敢》,希望大家喜欢。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一、多尔衮有无大罪?

多尔衮究竟犯下哪些大罪,从而被削封籍没?顺治的诏书所列多尔衮的主要罪状,共有九条:

第一条罪状是,太宗死时,“诸王、贝勒、大臣等同心翊戴,共矢忠诚,扶立皇上”,并无立多尔衮之议。

此说不实。

一是两黄旗主要大臣将领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谭泰、塔瞻等八人聚会于肃亲王豪格府中,倡议立豪格为君,郑亲王济尔哈朗也同意这个意见。二是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跪劝多尔衮即位。礼亲王代善也认为睿王当即帝位,如睿王不愿,应立豪格。三是代善之孙镶红旗旗主、郡王阿达礼,代善之子贝子硕托恳求多尔衮即位为帝。四是豫亲王多铎初欲自己承继帝位,后又推立代善。五是郑亲王济尔哈朗曾欲立豪格。

总之,当时除多尔衮外,没有一位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大臣提议立六龄幼童福临为君,这哪里能说是王、贝勒、大臣“共矢忠诚”,“扶立皇上”,怎能说是没有人拥立多尔衮!此说太不符合历史事实了。此罪不能成立。

第二条罪状是“以皇上之继位,尽为己功”。

此说又系颠倒是非。在议立新君的王、贝勒、大臣会议上,只有多尔衮一人提出,拥立福临为帝。此议可以化解八旗即将大乱,两黄旗与两白旗拼死厮杀的危险局面,可以维护八旗贵族官将的团结,因此得到绝大多数王、贝勒、大臣的赞同。福临的继位,完全是多尔衮拥戴的结果,此功非他莫属。

就连顺治帝在多尔衮死后不久,为其颁发的“哀诏”也说:“昔太宗文皇帝升遐之时,诸王群臣拥戴皇父摄政王。我皇父摄政王坚持推让,扶立朕躬。”可见,说多尔衮以福临即位为己功,是其大罪,实在难以成立。

第三条罪状是,所用仪仗、音乐、侍卫等,“僭拟至尊”,府第“与宫阙无异”,私制帝服。

此事确实属实,但是,多尔衮既是“皇父摄政王”,死后又追尊为“成宗义皇帝”,这些行为也就是无需非议的了,当然也谈不上大逆不道。

第四条罪状是,“证称太宗文皇帝之即位,原系夺立”。

此罪也难成立,因为,多尔衮这样说,是当时的事实。不错,皇太极智勇双全,确曾受到父汗宠爱,但是,这个宠爱并未达到超过其他皇子欲让其继承汗位的程度。

一则,努尔哈赤没有下谕立皇太极为“太子”,就此而言,其同父异母之兄大贝勒代善,比皇太极还强得多,代善曾被父汗立为太子,主持军国要务,后因有过,才被父汗废黜太子名号。二则,在当时八旗制度下,拥有旗和牛录的多少,是判断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在这个问题上,皇太极又逊于代善,代善有两个红旗,而皇太极只有一个旗,与同父异母的弟弟莽古尔泰、阿济格、多铎完全一样,都是只有一个旗的旗主。三则,皇太极并没有被汗父赋予单独负责处理军国大政的权力,只是和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一起,被称为四大贝勒,按月值班。四则更为重要的是,皇太极曾因傲视诸兄弟遭到父汗严厉斥责。

天命六年(1621年)六月初,努尔哈赤痛斥皇太极以己为是,“凌越他人”说:“岂置诸兄不顾,而令尔坐汗位乎”,并夺取了皇太极的两个牛录,罚交金银。皇太极之所以能即位为汗,完全是代善及其子岳托、萨哈廉推立的,而父汗死前虽未明说,但种种迹象表明,他是想让他的爱妻第三位大福金阿巴亥的儿子当上新汗。

连皇太极在被代善等贝勒立为汗时,还谦逊地拒绝说:“先汗无立我之命,况兄长俱在,岂敢越而获罪于天。”可见,多尔衮说皇太极之即位原系夺立,并没有错。

第五条罪状是,将诸王大臣攻城破敌剿灭敌寇之功,“全归于己”。

此罪也系似是而非。不错,冲锋陷阵,穿箭林,冒弹雨,血洒疆场,百战得天下,都是前线将士的奋勇拼杀的成果,不能抹杀三军将士的功勋,但是,作为全军的最高统帅,其正确的调度,也是功不可抹的,尤其是在封建王朝,更是将功劳归之于皇上。

所以,清朝的兴起,在努尔哈赤执政时期,建国称汗,进驻辽沈,屡败明军,一切大功大勋,皆归于努尔哈赤。

《清太祖实录》叙述了一切事情后,总结说:“帝业克成,虽天命攸归,亦圣德神谋武功文治之所致也。”皇太极即位后,破松锦,逼燕都,统一漠南蒙古,臣服朝鲜,等等功勋,亦皆归功于宽温仁圣皇帝。就连顺治帝福临在多尔衮死后对其下的“哀诏”也说:多尔衮拥立福临后,“又平定中原,混一天下,至德丰功,千古无两”。可见,多尔衮自己以为人主中原,系其之功,虽然不够虚心,但也并无大碍,基本上符合当时实际,此举不能定为悖逆大罪。

第六条罪状是,妄自尊大,“以朝廷自居",不令诸王大臣入朝办事,令其日候府前,一切政事及批票本章,不奉上命,概称诏旨,擅作威福,任意黜陟。

这条罪状所说之事,都是事实,多尔衮就是真正的皇帝,大权独揽,独断专横,不要说满汉大臣必须对他毕恭毕敬,三叩九拜,就是宗室亲王、郡王、贝勒、贝子,也要向他称臣跪禀,否则,金口一开,轻则革职降爵,重则处死削封籍没。此罪可以成立。但是,如果考虑到多尔衮是摄政王,是皇父摄政王,幼君福临并未亲政,那么,多尔衮握有皇帝的大权,“以朝廷自居”,也就不足为奇了,也就不需有太多的非议。

第七条罪状是,逼死肃亲王豪格,纳其王妃。

此罪是实,豪格对大清国的建立和入主中原统一全国,立下了功勋,又未犯有大错,而多尔衮却视豪格为最大的政敌,既抹煞其功,又诬其有罪,削爵籍没,逼娶其妻,冤杀豪格,的确是罪不可恕。若按杀人者偿命之律,就这一条,也可判多尔衮死罪。

第八条罪状是,不令郑王济尔哈朗预政,以其亲弟多铎为辅政叔王,文武官员由其任意奖赏升降。这也是事实。

固然,济尔哈朗才干不如多尔衮,但毕竟其是镶蓝旗旗主、和硕亲王,太宗的左膀右臂,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年间皆曾立下军功,又是议立顺治帝时,多尔衮自己提出由郑王与己共同辅政,大家一致通过的,怎么能在其未犯大罪时,将其辅政王之衔革掉,且降为郡王,这纯是以私废公,胡作非为。

至于多铎为辅政叔王之事倒不一定不对,因为,若论爵衔、军功、政绩、才干而言,在努尔哈赤的16个儿子中,多铎确是名列前茅,尤其是在顺治二年五月打败南明福王军队进驻南京后,他不主张勒令汉民剃发易服,痛斥为媚新主而自动剃发易服的降清汉官李乔,且在城门上贴了告示,说:“剃头一事,本国相沿成俗。今大兵所到,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尔等毋得不遵法度,自行剃之。前有无耻官员先剃求见,本国已经唾骂。特示。”

如果多尔衮有多铎这样的度量,能像多铎这样考虑到汉人的习俗、汉人的民族自尊心,不在下江南后厉行剃发易服令,就不会激起声势浩大的抗清武装,导致多少年的战乱。因此,以多铎为辅政叔王,虽然与多尔衮任人唯亲的私心有关,但从清政府而言,这还是合适的人事安排,不能将此定为多尔衮的一条罪状。

第九条罪状是,多尔衮挥霍奢侈,浪费帑银。这也是事实。

更需谴责的是,多尔衮为了满足个人的享受,竟不顾自己曾于入关之初痛斥前明加派之非,宜布免除一切加派之谕,于顺治七年七月谕令加派直隶、山西、浙江、山东、江南、河南、湖广、江西、陕西各省钱粮250万两,在边外修筑避暑之城。当时战乱频仍,连年灾荒,百姓连正额赋银都无力交清,还要加派250万两,岂不是逼民走上绝路吗!此过该惩。

总的看来,多尔衮虽然有过有错,有的还构成了犯罪,但却不能由此就给他定上“显有悖逆之心”和“逆谋果真”的谋逆大罪,更不能将多尔衮追削封号,籍没子女家产,毁陵鞭尸,暴尸示众。这样做,完全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结果。

此案定得不公,此罪难以成立,不值一驳。因为显而易见的是,多尔衮如果在顺治五年六年七年间,真有“谋逆”之心,真想当皇帝,他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地废掉幼君福临,俯允臣僚劝进之请,即位为帝。他如果这样做了,不是皇父摄政王,而是名副其实的皇帝,那么给他定上的那些罪状都会化为乌有,他就不是有谋逆之心,而是神纵英武,群臣恭戴,笑登大宝的圣君明主了。

正因为多尔衮的敌人,如郑亲王济尔哈朗等人,在过去是被睿王打击压制的人,多尔衮对他们的打击,又非治国政策之争,而是纯粹的权力之争,现在多尔衮死了,郑亲王等人有了报复仇敌的机会,他们要收回过去被剥夺、被削弱的权力,当然要给多尔衮安上若干罪状。

可是双方在治国的政策上又没有大的分歧,并且,一般的失误,甚至个别重大问题处理得不当,都不能把多尔衮打倒,所以,他们加在多尔衮身上的罪名便不能涉及其制定、执行的各项政策,而是撇开多尔衮一生治国统军征战的功过不论,只是抓住一些似是而非的事情作为例证,硬要给他安上谋逆的滔天大罪,将其彻底否定,使其永世不能翻身。

二、乾隆为多尔衮平反

在顺治一朝,由于济尔哈朗等多尔衮的反对者当政,为多尔衮恢复名誉,对他做出公正的评价就不可能了。而且因为睿王“谋逆”案是顺治帝钦定的,其子康熙帝、孙雍正帝也不便轻易重审更改,其他臣僚更没有胆量进行论证评议,所以100余年无人敢涉及此事。也许是苍天有眼,多尔衮还有点运气,他的这件特大冤案终于由乾隆帝予以平反昭雪了。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初三日,弘历发布诏谕说:

睿王多尔衮当世祖章皇帝冲龄践祚时,摄政有年,威福自专,不能恪尽臣节,身殁之后,因其属人首告,经诸王大臣定罪除封,成案俱在。第念我朝定鼎之初,睿亲王实先统众入关,肃清京辇,檄定中原,前劳未可尽泯。今其后嗣废绝,而茔域之在东直门外者,岁久益就榛芜,亦堪悯恻。著交内务府派员前往相视,其墙屋倾颓者,酌加缮茸,仍为量植松楸,并准其近支王公等以时祭招,用昭朕笃念成勋,瑕瑜不掩之至意。

这样,120年的铁案开始有了松动,但弘历还是认为他“威福自专,不能恪尽臣节”,没有给他揭掉“谋逆”罪名,只不过没有湮没他首定中原的功劳。

又过了5年,乾隆帝决定正式给多尔衮平反,并对多铎等王的爵位、封号也做了改正。他于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初十日,下了一道长谕,讲述此事。谕旨一开始是讲应该厚待开国诸王及其子孙。

他说:“睦亲彰善,王政宜先,继绍昭屈,圣经所重。朕自临御以来,间日恭阅列祖列宗实录一册,因得备知祖宗创业艰难,及尔时懿亲荩臣勤劳佐命,底定中原,伟代殊功,实为从古所未有,而当时策勋锡爵,荣号崇封,所以酬答者,本从优厚。迨其后,或有及身缘事,旋被降削者,或有子孙承袭,更易封号者,迄今平情准理,若不为之溯述阐扬,追复旧恩,于心实有未惬。”

乾隆帝对多尔衮之有大功,无逆谋,遭诬陷。他说多尔衮要篡位,在顺治四年以后,尤其是顺治六年、七年,那是太容易了,挥手之间,就可废幼君,变皇父摄政王为皇帝,何需私制帝服潜匿棺中!多尔衮之拥立福临,载诸《实录》,没有多尔衮的推戴,福临成不了世祖章皇帝,玄烨当不上圣祖仁皇帝,胤禛争不到世宗宪皇帝,而当今万岁弘历也就不过是宗室封爵第六第七等,封个镇国公或辅国公。

所以,多尔衮不仅有率军入关,定鼎中原,使大清皇帝能够君临天下之大功,对清朝来说,立下之功勋是盖世无双,而且,对福临及其子孙而言,更有使其能够世为天子的特大功勋。如此大功,谁曾创建?除了多尔衮,任何王爷大臣都没有立下这样的功勋。将此特大功臣诬之为谋逆奸臣,实在是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确系千古冤案,确应立即平反昭雪。

紧接着,宗人府、军机大臣等遵旨议准,多尔衮复封睿亲王,追谥曰忠,王爵世袭无替,令其当年抚养豫亲王多铎之子多尔博之四世孙淳颖承袭,由国史馆将其所著功勋于原传添叙,其园寝照亲王例勘估改茸。

乾隆帝在上述长谕中又讲到多铎冤降爵位,应复代善等王原封爵号,以及睿王等五王应配享太庙。谕旨说:豫亲王多铎从睿亲王入关,肃清京荤,又“率师西平流寇,南定江浙,实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乃以睿王之诬狱株连,降为郡王,改封号为信郡王,实属不安,应复其原封。

礼亲王代善后改封康亲王,郑亲王济尔哈朗改封简亲王,肃亲王豪格改封显亲王,克勤郡王岳托改封平郡王,俱系不当,应复初封嘉号。睿王、礼王、郑王、肃王、克勤等五王,俱应补置牌位,配享太庙。宗人府、军机大臣等遵旨议准,各王皆复原封之号。多铎复封为亲王。睿王等五王入太庙配享。乾隆帝又封郡王阿巴泰之后裔为辅国公。

乾隆帝此举,果断勇毅,十分明智,颇得人心,影响甚好。

原礼亲王昭琏在其所著《啸亭杂录》卷一《雪睿王宽》对此赞扬说:

“大兵平定中原,睿忠王方摄政,定鼎规模,多所裁定,莞后议罪革爵。饶余郡王阿巴泰父子,略定河北,征讨吴逆,累功封安亲王。以其后嗣依附廉亲王允禩,故世宗特斥其封。纯皇夙知二王功高,于乾隆戊戌特复睿王封爵,令其五世孙淳颖袭封,并命配享太庙。安王嗣封辅国公,以承其祀,实盛德事也。”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