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自己的”副省级女干部去世,三位上将扶灵,几十位将军送行,她是谁

“自己的”副省级女干部去世,三位上将扶灵,几十位将军送行,她是谁

时间:2022-08-21 14:05:05来源:壹周历史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壹周历史的《副省级女干部去世,三位上将扶灵,几十位将军送行,她是谁》,希望大家喜欢。

战场无情,刀剑无眼。自古以来,征战沙场通常都是男性的使命。有志之士们都想通过战场的厮杀,磨砺心性,保家卫国,正如诗中所写,"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然而,在刀光剑影中,不仅有勇武的男性,也有着不屈的女性。从妇好、花木兰到梁红玉,无不展现着女性的飒爽英姿。宋朝女将领梁红玉就曾被后人赞颂"大宋巾帼贤内助,金山擂鼓退金兵。"

到了明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女性只能在家庭中相夫教子,不再有大展宏图的机会。

及至近现代,社会动乱,时势造英雄,渐渐有女性走出家门,从事各种职业。

其中,有这样一位副省级女干部,不畏枪林弹雨,始终站在前线,还参与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在她去世时,有三位上将为她扶灵,几十位将军送行。

她是谁?她,就是邱一涵。

浴火而生的金凤凰

邱一涵,原名邱信贞,1907年出生于平江县芦洞乡丁家源一个家境殷实的家庭。青年时期的邱一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文化、新思想,积极投身爱国斗争。1924年,在学校读书时,她加入了共青团。两年后开始参与革命工作,担任儿童团指导员。

那个时候,共产主义只是中华大地上一簇毫不起眼的星星之火,尚未形成燎原之势。要想保存这微弱的火种,需要流血流汗,与敌人做斗争。

邱一涵便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开始了她的革命历程。她在农村带领人们打土豪斗乡绅,受到了众多贫苦农民的拥护。

敌人的搜捕一波接一波,但她却无所畏惧,挑起重担,和父亲与哥哥一起,辗转于各个山区,为饱受压迫的人们带去希望的火种。

年轻的邱一涵,面对着全副武装的敌对势力,她果真就没有一点恐惧吗?想来并非如此,只是她心中崇高的理想信念使她战胜了恐惧。每一场斗争都意味着流血牺牲,或许,她时刻准备着为了理想,牺牲自己的生命。

她像一只金凤凰,当熊熊燃烧的烈焰向她袭来时,她直面血与火的洗礼。每一次的打击,都不曾动摇她的意志,反而使她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浴血成长。

战火中的女战士

1929年,邱一涵遇到了她一生的挚爱——时任中共宣传部长的袁国平。共同的理想信念,使他们一见如故。交谈中,袁国平欣赏邱一涵的纯真与执着,邱一涵则被袁国平的才华气质所吸引。

在动乱的时代,能够遇上一个能够互诉衷肠的知心人,何其不易!袁国平曾在邱一涵寄给自己的一张照片背面题了一首诗,诗中这样写道:"不是甜的蜜,不是香的花。好比茅台酒,醉芳与日加。"

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过多的修饰,朴实无华的语言中,却蕴藏着最真挚的赞美与爱意。1930年,两人顺利结为夫妻。

婚后,两个人一条心,继续着未竟的事业。邱一涵随军战斗,始终奋战最前线。战场上,从做饭、送药到抬病员,随处可见她的身影,哪里需要她,她就在哪里出现。

在一次战斗中,她冒着迎面而来的弹雨,将受伤的战友成功救下火线,自己却受了重伤,导致右臂残废。

1934年10月,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开始了。作为参加长征的三十个女战士之一,邱一涵有着坚韧的意志。头顶上空是敌机的轰鸣,前有拦阻,后有追击,子弹从耳边擦过,她和其他女战士们,接连冲破了敌人的封锁线。

广西渡河,遭遇敌袭,炸弹在她身边爆炸,使她一只耳朵失聪。过草地时,七天七夜,油盐未沾,粒米未进,她坚持了下来。

女性在体力上本来就稍弱,在这样的环境下,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但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使她克服了一切障碍,在崎岖的道路上,勇敢地前行。因为她知道,她从不孤单。

在战火与硝烟中,邱一涵逐渐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女战士。既有钢铁的意志,又有女性的柔情。

独自前行的女英雄

事变爆发后,袁国平身先士卒,浴血奋战,英勇捐躯。听闻这个噩耗,邱一涵顿觉五雷轰顶,心如刀割。独自一人生活的日子里,她饱受煎熬,度日如年。

当夜深人静,她凝视着丈夫的遗像,读着丈夫的遗诗:"十年征战感系多,问君何事费蹉跎?愿将头颅抛原野,不随池流逐浊波。"

忆起与丈夫同生死共患难的一幕又一幕,她坚信丈夫是忠心耿耿、无私无畏的革命战士,他为中华民族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她也知道,革命尚未成功,她不能一蹶不振,丈夫倘若泉下有知,必然也希望她能振作起来,继续前行。于是,她擦干眼泪,化悲痛为力量,重展昔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壮志,与战友们并肩作战,迎来了最终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邱一涵担任江苏省委常委等职务,她废寝忘食地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竭力,只为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

1956年,由于积劳成疾,年仅49岁的邱一涵离开了人世。在她逝世后,宋时轮、唐亮、钟期光三位上将和她的独生儿子袁振威一起将灵柩送上灵车,与她心爱的丈夫袁国平合葬于南京雨花台,英灵相拥,光耀人间。

张震在《怀念邱一涵同志》一文赞扬她:"默默地把悲痛埋在心底,把困难置之度外,以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准备迎接新的考验。"对于这样的赞扬,邱一涵当之无愧。她真正做到了直面考验,用一生守护自己的信念。

现在的影视剧中,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往往展示的是那个年代上海滩的官家太太们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生活,以至于很多人以为,冲在前线厮杀的,都是男性。然而,真正值得被歌颂的伟大女性,却鲜有人知。

这些看似柔弱的女性,有的拿起了笔,用文字抚慰人们受伤的心灵;有的拿起了手术刀,用医药治愈人们伤痕累累的身体。

还有的,则如同邱一涵一般,拿起了枪,用鲜血唤醒人们麻木的灵魂,在无尽的黑暗中撕开一道裂口,让光明照进现实。

如今,那段遥远的历史,已成为历史书中尘封的一段过往,但那些勇敢无畏的身影依然鲜活,也时刻提醒着后世的人们,铭记过往,心怀信念,笃定前行。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