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简”1972年挖掘一汉墓,出土2本失传古籍,改写了世界史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品历读史的《1972年挖掘一汉墓,出土2本失传古籍,改写了世界史》,希望大家喜欢。
说到失传古籍,很多人会想到中国先秦时代的竹简,因为这竹简都是出土自古墓中。之所以能够保存至今,是因为竹简相比于纸质书籍容易保存,特别是在潮湿的古墓中,可以千年不腐。尽管这竹简可以千年不腐,但并不意味着这竹简是保存完好的,也不意味着这竹简上面的文字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事实上,这些竹简很多都是残缺的,还有的在出土后的几分钟被瞬间氧化成粉末,这对于考古研究是极为不利的。所幸的是,我国的考古家发明了一种保护刚出土竹简的办法,这种办法便是往竹简中加入适量的黏合材料,将丝状整理成形,再真空冷冻干燥,然后加入氮气的玻璃管中保存。而后,这些失传的古籍竹简可以在自然或人工光线下供专家们进行研究解读。
事实上,在考古出土的失传古籍中并非只有竹简以及纸质古籍。因为在汉代古墓中考古家发现了不少帛书,这些帛书和竹简一样,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但比竹简更为脆弱,要是一不小心,文物就马上灰飞烟灭。而所谓的帛书便是以白色丝帛为书写材料,目前以湖南一带战国到汉代的古墓中出土的帛书为最。这“最”不仅是最珍贵,而且还是最稀世。
1972年,中国无意间发现了马王堆汉墓后,国家从全国各地征集了考古家对古墓进行考古挖掘。出土的文物自然不用多说,因为这汉墓可是“世界十大古墓奇珍”。然而,在出土的诸多文物中就有不少是前文提到的失传古籍“帛书”。这些帛书目前基本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是该馆最重要的一批文物,但也是最容易被参观者忽略的一批文物。
其实,1972年挖掘的这一座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失传古籍不仅是帛书还有竹简。只不过,这些竹简相对其他汉墓出土的比较少,但记载的内容一点也不少。经过解读,这一批帛书以及竹简中就含有2本失传古籍。这两本失传古籍分别是《五十二病方》以及《养生方》,而除了这2本失传古籍外,这些共有12万字的帛书、竹简还记载了不少当时的历史事件以及书籍,其中就记载了流传至今的《易经》《战国策》。
且不说汉墓出土的留世古籍,就拿这两本失传古籍来说就掀起了世界一股热潮。从《五十二病方》这本失传古籍的名字中可以得知这是一本医学书籍,但其实这本古籍并不是叫《五十二病方》,到底叫什么,考古家也不知道,甚至不知道编著这本古籍的作者。因为这本帛书中有目录“凡五十二”,同时是一本关于病理的古籍,因而被考古家命名为《五十二病方》。至于另外一本失传古籍《养生方》则是一部关于养生、服食、吐纳、房中的书籍,因为其主要是关于“房中术”,因而也被视为说是一部关于男女阴阳之书,但这一部古籍因为没有流传下来,因而也被视为是一本失传千年的古籍。
这些2本从汉墓中出土的失传古籍,经过考古家数年的解读后,终于可以发表。考古家认为《五十二病方》这本失传古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著作,书中提到的病名现存的有103个,收载药物247种,有敷贴法、药浴法、烟熏或蒸气熏法等多种治疗手段。但西方的一些专家认为中国汉代时期是绝对不可能拥有这样的医学技术,在中国考古家发表学术论文后还某些西方考古家称“这绝不可能,要是要是这本古籍是真的,那世界史、世界医学史岂不是要改写了”。只能说,老外不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