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李氏”明朝三百年,为什么没发生过“垂帘听政”的事情?

“李氏”明朝三百年,为什么没发生过“垂帘听政”的事情?

时间:2022-08-18 10:37:50来源:仲安筠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仲安筠的《明朝三百年,为什么没发生过“垂帘听政”的事情?》,希望大家喜欢。

明光宗朱常洛,是明朝的第十四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的长子,母为孝靖皇后王氏。泰昌元年(1620年9月26日),因病病逝,史称“红丸案”。在此之前,朱常洛有“东李”、“西李”两位选侍。后宫里头有皇后、皇贵妃、贵妃、嫔等等,选侍是比较低级的妃子。

话说,朱由校的母亲生下他之后不久就死了,朱由校及其同父异母五弟朱由检,托付给了西李选侍照管。西李为了控制朱由校,便要求他与自己同居一宫。后来,天启帝朱由校说:“选侍凌殴圣母,因致崩逝”,后“选侍侮慢凌虐,朕昼夜涕泣”。明光宗朱常洛即位后,朱由校和西李随之移居乾清宫。

话说,在朱常洛继位之后,得宠的李氏便想让皇帝封她为皇后,却被大臣给阻止了。可是,哪曾想这位皇帝太短命,一个月后,就换了他儿子做皇帝。而李氏却霸着乾清宫,还把朱由校看得死死的。这样的做法,当然会让大臣们有所猜忌。乾清宫,是内廷正殿。李氏的这种举动,让东林大臣们很是焦虑。

于是,便上演了一出“移宫案”。

杨涟依旧是先锋兵,这场斗争分为了两个阶段:第一步是要完成让太子继位,要把朱由校从李氏手中夺过来。那么,先来看看杨涟是如何做的。

据《明史·杨涟传》记载,泰昌元年九月初一,朱常洛去世当天,任兵科右给事中杨涟召集了一帮大臣,跑进了后宫。而当太监要拦住他们时,他却大声呵斥:“是皇帝召见我们,如今他已归天,我们要去替他守灵。你们拦下我们,意欲何为?”

说完,他推开这些太监,带着大家来到了灵堂,但是,并没有看见朱由校。一再逼问下,太监王安示意其被李氏挟持在西暖阁。于是,他们匆匆来到西暖阁,要求面见储君。李氏大概是被这阵势吓坏了,王安便趁机将朱由校拉了出来。大家看见他后,齐呼万岁。

然而,这位储君却是无所适从,还好杨涟反应快,抱起他就向外冲。小轿倒是备好了,可是,轿夫却没到。情急之下,杨涟和其他大臣便充当了一回轿夫,抬着朱由校直奔前殿。在《东林列传》中,记载的更为详细,说:在这个“抢人”过程中,他们还遭到了太监们的顽强抵抗。

等到李氏回过神后,便让太监们赶紧追赶,还好太监们追上了。以主上年幼怕见人为借口,拖住轿子不放。而杨涟,又是一顿怒骂,再加上,更多的大臣们围拢支持,使得朱由校顺利来到了文华殿。接下来,便立刻举行了“正东宫位”典礼,从礼制上确认了朱由校的太子身份。

不过,更重要的事情是朱由校正式继位,这就需要清除李氏。但是,她以养母之名,就是不离乾清宫,看来依旧对权力有窥视之心。东林党人觉得事不宜迟,于是,进行了第二阶段的斗争——驱逐李氏。也许会有人不理解,为何东林党人在这件事上,如此“执着”。

因为,在东林党人眼中,这件事情严重破坏了“纲常法规”。当然,这是等级制度下的“产物”,如果,李氏不走,朱由校上位,她来一个“垂帘听政”,那么,以后的局面,对东林党人而言,是无法控制的。

那么,该如何才能让李氏“走人”呢?

这时,左光斗贡献了他的力量,在第一步“抢人”阶段中,他和杨涟配合默契。当时,有轿子无轿夫,东林大臣大多是文臣,就没动过当“轿夫”的心思。是他催着杨涟亲自抬人,才争取到了时间。而在这第二步中,他直接上书给朱由校,大胆指出了李氏的“野心”。

其中说道:李氏没有名分,却又借着养母之名,明摆着就是“行干政专制之实”。除此之外,他还用前朝“武后”举例,还说“将来之后果,不忍道出!”他用“前瞻性”的眼光,将李氏移宫事件和武则天相提并论,以政治高度来“提示”朱由校,这个事情若不处理好,历史“悲剧”就会再次发生。

而李氏,看到这份上疏后,很是愤怒,多次让人召左光斗进宫见她。根据《左忠毅公年谱》所述,左光斗很是硬气,就是不见,说:“我是天子的护法大臣,除了天子,我任何人都不搭理。”正因为东林党人的强势态度,让李氏毫无办法,也让朱由校有了底气。

其实,他对这个养母,既怕又恨,现今,有了这些大臣们的支持,他也可趁此逃脱养母的掌控。在一番考虑之后,朱由校终于下定决心,在继位前一天,下令让李氏搬家。

然而,李氏带着女儿虽然离开了乾清宫,但是,她的心却还在前廷。明代史学者许熙重在《宪章外史续编》中记载:朱由校自己讲,那些章奏,李氏要先看过,才让他看。如果,这个属实,就坐实了李氏“垂帘听政”的野心,但是,这样的事情,不要说大臣不能容忍,就连皇帝自己也不能答应。

不久之后,李氏的新居哕鸾宫遭遇火灾,母女二人差点丧命。有人说是皇帝朱由校放的火,说他想彻底摆脱这个女人的束缚,而这种推论,却被东林党人严厉驳斥了。经过此事后,“移宫”事件才算彻底收场。而东林党人,成了最大的赢家,杨涟,左光斗二人也声名远扬。

可以说,一场可能潜在的政治危机,最终,被他们用智慧和勇气化解了。

参考资料:

【《明史·本纪第二十一》、《明实录·光宗本纪》、《明史·卷二十二·本纪第二十二》】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