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中国最大石碑,高78米重3.1万吨,施工一半成烂尾,就在江苏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不沉的经远的《中国最大石碑,高78米重3.1万吨,施工一半成烂尾,就在江苏》,希望大家喜欢。
我国碑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学家发现,早在尧舜时,在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石碑。随着历史发展,石碑文化也随着历史的洪流一路向前,到了今天,在全国各地,仍可以见到以不同目的设立的石碑,石碑也各有各的宏伟壮观。
在明朝,明成祖朱棣也曾试图建立一座石碑,就连碑材都已经选好了,这块碑材高78米重3.1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碑。然而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施工进行了一半,最后却成为烂尾,被弃置不用,直到今天,当地政府又将其开发成旅游景点,这个地方才又重拾辉煌,这里就是有名的阳山碑材。
阳山碑材在江苏省南京市的阳山南坡上,这里风景秀美人杰地灵,当然这里也山石林立,成为了当时阳山碑材开发运输的阻力之一。在古代,技术水平还没有如今这么发达,在没有任何现代机器的帮助下,做任何事都要依靠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所以,除非所作所为会给百姓带来福泽的,比如为百姓修建水库堤坝等,否则一个仁君是不会轻易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去完成一个工程。
然而明成祖朱棣却在建碑时“反其道而行”,他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采阳山碑材,就为了给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一座歌功颂德的功德碑。尽管怨声载道,朱棣对阳山碑材的开采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当时,开采碑材的匠人是从全国征集的,这些匠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天寒地冻,每天按照监工的要求高强度工作,一年365天都要出工。匠人们在施工过程中,有累死的、病死的、没按时完成任务被折磨死的,这些死伤者的尸体都被丢在靠近阳山的一处“万人坑”中。慢慢的,大坑由凹变凸,形成一处坟包,靠近坟包的一处村落被称为“坟头村”。可想而知,这次巨大的开采工程使多少无辜之人丧命。
然而耗费了如此人力财力,阳山碑材的开采工程却在一年多后突然中止,至于中止的原因,没有相关史料对其进行记载,至今仍是历史上一桩谜案。坊间最流行的一种说法便是,朱棣为了遮掩他自己以“清君侧”之名谋权篡位的历史,便想为朱元璋立碑表示孝心以堵悠悠众口。
然而随着开采工程进度的增加,这项工程最终要解决的问题也出现在眼前。石碑开采好后如何运输出去?又怎样竖立起来?耗费的巨大人力财力对民心有没有影响?这些问题背后所反映的更深层的问题无疑是严峻的,为了国家大计,朱棣最终决定终止这项工程。
现如今,阳山碑材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围绕着阳山碑材,附近形成了明文化村。若来到了这里,既能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可以沉醉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国最大石碑,高78米重3.1万吨,施工一半成烂尾,就在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