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败亡:杨秀清战略决策失误,没有抓住1856年的机遇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大地的风采的《太平天国败亡:杨秀清战略决策失误,没有抓住1856年的机遇》,希望大家喜欢。
1864年7月,得知曾国荃“吉字营”攻入天京,慈禧太后终于舒了一口气,她喜笑颜开,对湘军各位将领重重有赏。太平天国纵横大江南北14年,前后攻占五百多座城池,最终倒在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之下,但不影响它的历史功绩。
太平天国灭亡,忠王李秀成在自述书中有说明,总结为“十大失误”。今天看来,李秀成所言的确有他的道理,但从战略角度考察,李秀成没能说出太平天国灭亡的原因。从战略决策上看,杨秀清没能抓住1856年的战略机遇,太平天国就注定要灭亡,没有胜利的可能性。
大伙都说,杨秀清定都天京,没能在1853年全力北伐,是一大战略败笔,否则清朝熬不到1912年。此观点大错特错,因为杨秀清压根就没有北伐的条件,如果太平军全部北上征战,只会灭亡得更快。道理很简单,太平天国没有固定基地,拖家带口去中原闹事,不是被打死,就是被饿死。
熟悉古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唐朝“安史之乱”后,全国经济中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时完成。伴随着经济南移,人才、科技、教育、文化等也跟着移动。如此,南方就取得了对北方的优势,朱元璋北伐、国民革命军北伐获胜,就是典型。所以,定都南京没有错,因为太平天国需要先扩充势力。
杨秀清的战略败笔,是没有抓住1856年的战略机遇期,错过了灭亡清朝的最佳机会。无论是国内环境、国际环境,还是自身的条件,太平天国都是最佳状态,也是最有希望获胜的时候。错过了1856年,太平天国距离胜利越来越远,注定灭亡。
从国际环境上看,英国、法国在东南沿海一带挑衅,他们以修改条约为由,强迫清政府接受他们拟出的条款。欧洲列强挑衅,作为“天朝上国”的大清岂能屈服,咸丰皇帝拒绝修改条约,双方摩擦升级,战争一触即发。此外,欧洲列强采取“中立政策”,还尝试与太平天国建立联系。
从国内环境上看,以八旗、绿营为主力的“江南大营”、“江北大营”被摧毁,驻守南方的清朝正规军元气大伤。具有军阀性质的私人武装力量,湘军经过几次大规模会战,损失了不少精兵悍将。其中,曾国藩嫡系湘军,除了水师力量,基本不再具备战斗力。此外,全国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纷纷响应太平天国运动。
从自身条件上看,太平天国的军事力量达到极盛时期,从两广出来的“老兄弟”是中坚力量。湖南、湖北、安徽等“新兄弟”经过一番厮杀,战斗力得到提升,已经是一支劲旅。此外,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首义王爷”正当壮年,精力充沛,活力十足。
太平天国运动14年,1856年最有希望获胜,但杨秀清决策失误,没能抓住这战略机遇期,着实可惜了。杨秀清战略决策失误,就是“江南大营”被摧毁后,继续进行两线作战。东线,派秦日纲东征,试图彻底消灭八旗、绿营,然后夺取苏常。西线,派石达开西征,与胡林翼军团在湖北大战。
两线作战,这是杨秀清的一大败笔,他犯了兵家之大忌。定都天京以来,太平军就一直面临着两线作战的尴尬局面,太平军在东线、西线之间来回奔波。但是,随着“江南大营”被摧毁,八旗、绿营元气大伤,太平天国非常有希望结束两线作战之被动局面。可惜,杨秀清胃口太大,非要分兵作战,结果很惨。
西线,没有具备强大的水师力量,没有重型攻坚战武器,太平军短时间内压根无法突破胡林翼的“堡垒战术”,双方在洪山一带相持。东线,由于分兵作战,秦日纲军团兵力不足,夺取句容、丹阳后,双方在金坛相持。对此,李秀成在自述书中曾说,太平军兵力不多,无法推进。
从双方兵力对比上看,太平军确实取得战略优势,但并不是碾压性优势,杨秀清分兵作战后,优势就更小了。此时,八旗和绿营已经元气大伤,杨秀清若能集中全部兵马乘胜追击,将石达开、秦日纲两大军团同时投入东线战场,八旗、绿营只能全军覆没。
石达开、秦日纲集中力量东征,“江南大营”残存的武装力量将会彻底被消灭,江苏、浙江等财税重地自然会被太平天国所控制。如此一来,太平天国不但结束了两线作战之被动局面,还能凭借江浙地区强大的经济实力,扩充太平军,训练出一支近代化的陆军、海军。
有财力支撑,跟欧洲列强关系又不差,太平天国要想组建近代化的武装力量并非难事。有一支近代化的军队,然后西征消灭胡林翼湘军,这是当时湘军集团的精锐所在。消灭南方八旗、绿营、湘军,太平天国控制江南九省,最后北伐中原,一举推翻清朝。
机遇摆在东王杨秀清面前,可惜他没能抓住。“江南大营”被摧毁后,杨秀清没有集中全力东征,追歼八旗、绿营,进而夺取江浙财税重地,终结两线作战局面,杨秀清继续分兵作战,导致兵力不足,结果东线、西线同时陷入了拉锯战,着实可惜了。
随着东线、西线战局陷入相持状态,杨秀清大为恼火,直言燕王秦日纲“帮妖”,说他作战不积极,甚至扬言要抓他回来处置。如此,太平天国“首义王爷”内部本就存在矛盾越来越尖锐,最终酿成“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元气大伤。
天京事变后,太平军被迫进行全面战略收缩,清军在东线、西线同时发起反攻,太平军继续来回奔波,活活被耗死。1864年,湘军攻入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