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曹魏三代君王,任何一人若用此人之谋,天下可定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黑米侃影的《曹魏三代君王,任何一人若用此人之谋,天下可定》,希望大家喜欢。
古人言: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话用在曹魏身上可谓恰如其分。曾经,谋士刘晔已将一统天下良机,分别送到了曹魏三代君王的面前,却因不被重视而杳然丧失。之后,当刘晔之言一语成谶之时,已然悔之晚矣。
最终,曹魏的一切努力,落了个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结局,白白便宜了司马一家,只给世人留下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无限追忆。
一、随曹操,多献良策,用之则成,不用则悔
建安四年(199年),庐江地界有一贼首,名为陈策,聚众数万山贼,凭险据守,四周郡县皆惧之。因此,曹操招集众人商讨良策。期间,多数人认为贼人据险而抗,易守难克,难以竟功。先前朝廷就曾派兵攻打过,结果无功而返。且贼人所据乃山深岭寂之地,征之耗损过大,而得之并无多大益处,不如缓图之。
这时,刘晔却说:“那时,曹公之所以没有克之。一是因为事业刚刚起步,将缺谋弱兵寡;二是贼人曾以袁术、吕布为外援,而今已失之;三是贼人因乱世一时得逞,并未得到朝廷肯定,乃反贼矣。所以,只要曹公动之以义,逼之以威,可一战而定。”
据宋人杨凤尧私撰《三国辩士考》所载:曹操听后,深以为然。接着,曹操一面派刘晔前往宣读朝廷诏书感化贼众,一边遣猛将征之,果然陈策立克。
但是,期间仍有数千贼人屯于白湖城中负隅顽抗,曹操大怒,欲屠其城。这时,刘晔急忙劝道:“曹公,屠城说说就行了,就当吓吓贼人,怎能真屠城,反而失了民心。”闻言,曹操遂向刘晔问计。
刘晔遂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攻城军械图纸,分别为踏弩、雷公钻、锦套索、巨石抛车等器械的制作方法,均经过刘晔精心钻研后,优化改进。见此,曹操大喜,立即令匠人照图赶制。数日后器成,遂用于攻打白湖城,威力奇大,贼人胆气皆丧,不三日全城皆降。后来,民国初年的学者李文远为《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作战篇》作注时,对刘晔的发明大加赞赏。
对于此段发生的历史时间,并未找到详细记载,但是建安四年(199年) ,吕布、袁术正好皆亡。而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又全力应对官渡之战,且刘晔又是当年投靠曹操,曹操顺势平定陈策也就更加的顺理成章了。因此,祥子认定,曹操征伐陈策之战就发生在建安四年(199年)。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十一月,刘晔随曹操征伐汉中,经过八个月的争夺,张鲁深感大势已去,遂降曹操。
其实,在攻打张鲁期间,曹操曾感到粮草不继,打算退军。当时,刘晔立即劝谏道,不如全力攻打,万一不克,再退不迟。终如刘晔所料,不久张鲁出降。
但是,期间有两件事非常值得后人深思。
其一,征伐汉中之前。当时,曹操集团多数人并不看好进军汉中。原因有二:一是汉中以教治郡,人心多归附;二是汉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人们常说:“会发现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者,大众之才;会发现问题,又能解决问题者,才是高人。”而刘晔就是那个高人。
对此,刘晔早已胸有成竹,提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普通百姓之所以信道,不过就是乱世百姓为求一饥之饱、一寒之暖、一枕之安、一病之治、一室之息、一富之念、一财之享等追求的精神寄托罢了。只要丞相能做到,再美好的幻想,那有实际的好处动人心呢?若如此,汉中之人必心向丞相,险地则不难克矣。
听后,曹操深以为然。接着,便按照刘晔所提,先以所取一县做实验,处处心系民生,心念百姓。数日之后,便有数县恩服归顺。
其二,平定汉中后。当时,刘晔劝谏曹操以得胜之师,趁刘备新得西川立足未稳、蜀地人心未附之际,果断进攻蜀地。西川之人将闻风破胆,其势易克也。但是,如果给予刘备喘息之机,以刘备之能、诸葛亮之能、关张赵之勇,西川必成丞相心腹大患。
然而,曹操非但不听刘晔之言,反而调笑其:“既得陇,复望蜀。”
七日后,蜀地逃民言“蜀地一日数十惊,人心慌乱,刘备狠杀数人也难以止住。”这时,曹操心生悔意,又想进攻刘备,遂向刘晔问计。刘晔则叹道:“时机已失,不可克矣。”
无奈之下,曹操只好退军。也正如刘晔所料,刘备最终成了曹魏的心腹大患。后来,不但汉中被刘备所夺,就连心腹大将夏侯渊也被黄忠所斩。
世人皆以曹操有识人用人之能,为何关键之处,却又犯袁绍之失,不用良谋,以至悔之无及,从此再无一统天下之缘。
因此,裴松之曾在《贾诩传》中感叹:“魏武后克平张鲁,蜀中一日数十惊,刘备虽斩之而不能止,由不用刘晔之计,以失席卷之会。”
二、随曹丕,献灭吴策,果应其言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前夕,曹丕诏问群臣,刘备会不会为关羽报仇,而攻打东吴。当时,众人皆道:“刘蜀,只是个小国,只有名将关羽一人。如今,关羽军破身死,蜀国上下惊惧不已,再也不敢妄动。”
但是,独刘晔回诏:“蜀国虽弱,但是刘备却想通过武力自强,必然会出动大军,以显其志。同时,关羽同刘备虽然义为君臣,但是恩如父子。如果刘备不为关羽报仇,则失却手足之情。所以,请皇上做好征伐准备,可一举消灭东吴。”
然而,曹丕及众人不用其言。不久,刘备果然亲征东吴。
这时,孙权表示降顺曹魏,愿同曹魏结盟共伐刘备。曹丕及众人深信之,遂决定坐山观虎斗。
对此,刘晔坚决反对,认为这只是孙权的权宜之计,可假义应之,实则出兵伐吴,孙权可灭矣。然而,魏文帝却不听其所言。不久,孙权夷陵大败刘备后,很快便自立为帝。之后,孙权也曾连连感叹,曹丕若用刘晔之谋,东吴难保矣。
这一切,同样如刘晔所料。
此外,当关羽兵败麦城后,孟达率兵投降曹魏,曹丕甚加喜爱,重用其为新城太守。当时,独刘晔认为:“孟达恃才好术,必不会感恩情义。且新城与吴、蜀相接,一但有变,则成国之大患。”
七年后,果如刘晔所料,孟达突然反魏,又思归蜀。
三、随曹睿,献平辽东策,果应其言
太和元年(227年),魏明曹睿帝继位,进封刘晔为东亭侯,食邑三百户。次年,辽东公孙渊逼退叔父公孙恭让位于己,自立为辽东太守。这时,刘晔认为:公孙氏占领辽东日久,又同朝廷远隔山海之外,极有可能会成为胡族的样子,甚至发动叛乱。所以,谏议朝廷趁公孙渊以不正当手段继位为由,出其不意出兵讨伐,再以利离间其身边的文武,则辽东之地可定,朝廷隐患可消。
然而,曹睿不为所动,公孙渊于景初元年(237年)叛魏。
当年,就在曹魏派兵平叛辽东之时,东吴都督诸葛恪正在率领大军平定丹阳山越之乱。若非如此,则又会生灭吴之机。
说到这里,可能许多人会问,刘晔如此大才,为何其策不被所用呢?
一方面:可能是身份上的尴尬,有良谋而不见用
刘晔可是堂堂正正的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正统的东汉宗室之后,相比之刘备的中山靖王之后,不知道正统了多少,真实了多少。
虽然如此,对于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曹操来说,起初对于刘晔这一身份,曹操并没有多想,很是看重,且屡用其策而建功。但是,从刘晔在曹操的阵营发展来看,曹操从征伐汉中开始就在慢慢疏远刘晔。从曹操不用其策,反而讥笑刘晔“既得陇,复望蜀”就可看出。
而这期间,正处于刘备参与衣带诏时期。所以,猜忌心素来很重的曹操,可能从这件事上,开始慢慢提防起了刘晔。后来,就连忠于汉室的荀彧、崔琰等有功重臣,都被曹操逼死或斩首,更别说刘晔身份可是正统的刘汉宗室,又怎么可能不防呢。
正所谓,下行下效。之后的曹魏掌权者,自然会更加的提防刘晔,不用其策也就正常了。
二方面:入职时间上的尴尬,未逢其主,也未逢其时
司马微曾言诸葛亮:逢其主,而不逢其时。但是,对于刘晔来说,既未逢其主,也未逢其时。
为何有“未逢其主”一说?明摆着,刘晔身怀良谋而不见用。
为何说未逢其时?建安四年(199年),刘晔才投奔的曹操,而此时曹操麾下如: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陈群等智谋之士,皆有不俗表现,算是曹操的老班底,就算之后的司马懿也有很强的家族势力。同时,郭嘉、荀攸、陈群、杜畿、司马懿等人皆为荀彧所举荐,无形中就会形成一个圈子。因此,相比身处曹营的刘晔,势必同盟极少。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乏借助刘晔身份落井下石者。
正应了那俗语: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
三方面:许邵的“佐世之才”,可能也会令曹操心惊
刘晔13岁那年,月旦评的主持者许邵闻听刘晔事迹后,评价其有“佐世之才”;而许邵曾经听闻曹操的事迹后,评价其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一评,可比之同样有“王佐之才”的荀彧来,则有更大威望。
同时,这简单的一评,却将刘晔和曹操放在了一个平等的位置上来看待了,这也许是曹操忌惮刘晔的另一方面。
四方面: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刘晔:晔在朝,略不交接时人。可见,其不见重用,当也有此因吧。
所以,综上所术,刘晔一生才华难展,锦绣难伸,既是刘晔的不幸,则更是曹魏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