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明仪卫俑联赛第二场:宁博司礼太监PK陕博秦简王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乐艺会的《大明仪卫俑联赛第二场:宁博司礼太监PK陕博秦简王》,希望大家喜欢。
仪卫俑是最早出现的一种类别,地位显赫的贵族大都使用仪卫,文谓之仪,武谓之卫,在死后也会相应使用符合其职位的鼓吹仪卫,以彰显其重要的身份,因而仪卫俑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秦始皇兵马俑是随葬仪卫俑的第一个高峰时期,之后在南北朝时期,其形制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北方地区皇室大墓中甚至会随葬几千个仪卫俑,模拟出墓主人声势浩大的出行场面。明代以降,只有少数的王公高官墓中随葬仪仗俑,如已发现的山东邹县明鲁荒王朱檀墓、江西南城明益端王朱祐槟墓、四川成都蜀王世子朱悦燫墓、河北阜城明吏部尚书廖纪墓等,俑群数量多的也达四五百件。
乐艺会在自有艺术图库中,选取若干组博物馆的明代仪卫俑,分组观赏,分享大家,供艺术收藏、鉴赏、研究用。
南京市博物馆明吴经墓陶仪卫俑群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时,南京一座明代墓葬里出土了百余件陶质仪卫俑,可以说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次重大考古发现。
1966年,考古队员在南京市中华门外大定坊马家山发现了一座重要的明代墓葬,清理出100多件陶、瓷、紫砂、铜、石等质地的珍贵文物。根据出土墓志记载,墓主人是司礼太监吴经,江西馀干人,从小就选入宫中做太监。到了武宗(正德)年间达到政治生涯顶峰,递升为御用监太监,镇守山西。
御用监为十二监之一,是明代宫廷内专司造办用品的机构,下设里外监把总、典簿、掌司、写字、监工等员,主要是掌办宫廷所用围屏、床榻诸木器,以及紫檀、象牙、乌木、螺甸等玩器。
史料中对于吴经的记载很少,《明史》里曾提到他滥用职权、得罪充军之事,世宗皇帝(嘉靖)即位后整顿前朝宦官之害,吴经被发配到南京孝陵卫充军,之后一直就在南京司礼监分司任闲职。
司礼监也是十二监之一,主要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吴经生活在明中期太监擅权之时,位高权重,其随葬品必是极为珍贵之物,其中的仪卫俑更是个个独具神采,堪称精品,反映了明代中叶陶塑工艺的技术水平,是为数不多的明代陶俑的上乘之作。
这批陶俑出土时已被扰乱,彩粉已剥落。经考证,这批陶俑包括陶马与马夫俑、书吏俑、内臣俑、仆从俑、骑马甲士俑、骑马近侍俑、骑马旗仗俑、骑马吹鼓俑等。文武内臣,旗鼓乐队,前呼后拥,组成了一个浩浩荡荡的行进队伍,体现出墓主人生前出行时的浩大声势。迄今为止,经考古发掘出土的明代仪仗俑群并不鲜见,而墓主人身份为太监者只有吴经一人。
陕西历史博物馆:明秦简王仪仗俑
这批仪仗俑共300多件。墓主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次子秦简王朱樉。俑群表现出行仪仗,原本他(她)们手中都拿有各式各样表示其身份的物品,如旗、幡或乐器、花灯、团扇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物品都已腐朽,幸好在他们的脚踏板下用墨书写着各自的站位、所司职务等,为我们了解这批仪仗俑的分工提供了很大方便。明代仪仗陶俑的出土,弥补了陕西陶俑在这段时期的空白。
明秦简王朱成泳(1458—1498)秦惠王公锡子。初封镇安郡王。成化二十三年(1487)袭封秦王。性孝友恭谨,晋铭冠服以自警。秦川多赐地,军民佃以为业,供租税,岁歉辄蠲之。长安有鲁斋书院,久废,故址半为民居,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旁建小学,择军校子弟秀慧者,延儒生教之,亲临课试。王府护卫得入学,自诚泳始。所著有《经进小鸣集》。弘治十一年(1498)薨。谥号简王。
图片资料均为乐艺会艺术图库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