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竟是靖康之变的最大受益人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极简世界史的《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竟是靖康之变的最大受益人》,希望大家喜欢。
如果要说南宋历史上最为出色的皇帝,相信很多人会脱口而出是宋孝宗,这位以旁系宗室继位的皇帝在位二十七年。
期间平反了岳飞的冤案,启用了大批主战派的将帅,在军事上锐意进取;对内整顿吏治、重视民生,开创了南宋史上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并最为后人称道的盛世——
“乾淳之治”
。
而这一切,首先要从宋孝宗传奇的继位经历说起!
▲宋孝宗赵昚[shèn],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
(一)
建立南宋王朝的是宋高宗赵构,他是宋太宗一脉的嫡系子孙,可惜自己唯一的儿子早夭后,高宗又由于在兵荒马乱中受到了惊吓,导致自己丧失了生育能力。因此等到高宗皇帝年岁渐长时,接班人的问题便成了他心中的头等大事。
那么最终为什么没有选择宋太宗的后人反而选择宋太祖的后人呢?
“靖康之变”发生后,包括宋徽宗、宋钦宗在内的众多皇室成员尽数被金人掳走,近支的宋太宗血脉在此时的南宋基本已经不存在。因此选择宋太祖或者宋太宗的后人,从情感上来说,对于宋高宗没有什么不同。
另外,便是朝野上下的呼声了,根据《孝宗本纪》记载
“
及元懿太子薨,高宗未有后,而昭慈圣献皇后亦自江西还行在,后尝感异梦,密为高宗言之,高宗大寤。会右仆射范宗尹亦造膝以请,高宗曰:“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艰,零落可悯。朕若不法仁宗,为天下计,何以慰在天之灵!”于是诏选太祖之后。同知枢密院事李回曰:“艺祖不以大位私其子,发于至诚。陛下为天下远虑,合于艺祖,可以昭格天命。”参知政事张守曰:“艺祖诸子,不闻失德,而传位太宗,过尧、舜远甚。”高宗曰:“此事不难行,朕于‘伯’字行中选择,庶几昭穆顺序。”而上虞丞娄寅亮亦上书言:“昌陵之后,寂寥无闻,仅同民庶。艺祖在上,莫肯顾歆,此金人所以未悔祸也。望陛下于‘伯’字行内选太祖诸孙有贤德者。”高宗读之,大感叹。
”
还有两个因素不容忽视,那便是比起贵为天潢贵胄宋太宗的子孙来说,宋太祖的子孙与平民无疑。不管从中选立何人,都在朝中无任何根基,便于宋高宗控制。
另一个因素便是据一些野史记载,宋高宗的生母韦太后从金朝被放归后,曾经对宋高宗说,金太宗长相酷似宋太祖,据传是太祖皇帝转世,来夺回江山,不如将江山交由太祖后人继承,以堵自“斧光烛影”以来的天下悠悠之口。
因此,在对自己生子依然存有一丝希望的情况下,为了长远考虑,宋高宗听取了后宫、大臣各方意见之后,最终决定从太祖后人中选立幼童养育宫中。
经过上百年的传承,被权力边缘化的宋太祖的后人只能在传宗接代、繁衍生息方面下功夫,因此此时宋太祖的后代有上千人之多。宋高宗想在这一千多人之中选出合适的人选亦并非易事。
经过一番仔细的搜寻,宋高宗终于找到了一胖一瘦两个小孩。并为二人改名,胖的改为赵璩,瘦的改为赵昚。
▲赵构,宋朝第十位皇帝,即宋高宗,字德基,在位35年,南宋开国皇帝
(二)
刚开始,宋高宗对赵昚并没有太大的好感,而是中意胖点的赵璩。
按理说赵昚继承皇位的机会应当也就到此画上了句号,但是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正在太子之位渐渐离他而去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微小的事情,进而使整个局面发生了不一样的转变。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有一次,宋高宗将赵昚和赵璩叫到一起检查学业,恰巧此时从宫殿门外闯进了一只猫,赵昚正全神贯注地听宋高宗讲话,猫闯进来后丝毫不为所动,表现出了与这个年龄不相称的定力。反观胖乎乎的赵璩,猫闯进来后他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转移走了,再也无心听宋高宗讲话,而是自己伸脚去踢猫,动作极其粗鲁。
这一幕被宋高宗看在眼里,他用微不可察的厌恶目光打量了下赵璩,冒冒失失,成何体统。因此此后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属意于立赵昚为太子。但是,赵昚在宫中待了将近有20年,却始终没有被确立太子名份。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赵昚虽然各方面表现优异,但是毕竟不是宋高宗亲生,宋高宗始终希望多给自己留些时间,渴望出现自己能生育的奇迹。
其二是宋高宗的母亲韦太后不喜欢赵昚,而喜欢赵璩,她一直劝高宗立赵璩为太子,这使宋高宗在立太子的问题上一直摇摆不定,不知如何取舍。
眼见自己年近六十了,此时的高宗已经彻底放弃自己生子的打算了,为天下计,他决定早日解决太子人选一事,于是,宋高宗征求了大臣、国子博士史浩的意见。
史浩提议说:“普安、恩平二王(此时二十多岁的赵昚已经被封为普安郡王,而赵璩则被封为恩平郡王)宜择其一,以系天下所望。”
高宗很为嘉许,就命史浩为王府教授。
不久,高宗下诏命赵昚书写《兰亭序》五百本,赵昚接到这个诏书后,联想到繁重的工作量,有些为难。
一心希望他能够登上太子之位的史浩知道,此时是立太子的关键时期,万万马虎不得,因此敦促赵昚抓紧完成高宗交代的任务。并且不但完成五百本的抄写任务,还额外多写了两百本,以示自己的诚心。
而另一方的恩平郡王赵璩,由于无人指点,一向懒散惯了的他对此事也没有上心,最终到了高宗规定的时间,一字未写。
▲南宋
高宗此时还没有最终下决心,他决定再考验考验二人,他又赐了美艳的宫女各十人奉侍二王。老到的史浩又劝说普安郡王赵昚:“应当用庶母之礼仪相待。”赵昚对他的话言听计从,因此始终没有做出任何逾越礼制的事情来。
数日后,高宗将二十名宫女尽数召回宫去,命人检查后发现,赐给普安郡王的宫女仍都是处子,而赐给恩平郡王的宫女则尽数已经破身。美色面前有如此定力,加上一贯以来对赵昚的好印象,最终促使高宗下定决心,于公元1162年,五月二十八日,立已经三十五岁的普安郡王赵昚为皇太子。
历经数十年、几经波折的立太子一事自此有了最终的结果,赵昚也以颇为传奇的方式登上了太子之位。
仅仅一个多月后,宋高宗便以倦怠政事、想多休养为缘由,正式下诏禅位于赵昚,是为宋孝宗,南宋王朝也自此进入了最为奋发向上、兴兴向荣的历史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