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反戴腰刀:为何清朝武士腰刀的佩戴方式这么奇葩?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薄荷糖看娱乐的《反戴腰刀:为何清朝武士腰刀的佩戴方式这么奇葩?》,希望大家喜欢。
清代的军戎服饰非常有特色,从铠甲到配件都透着一股浓浓的满清之风。
1、 军戎服饰的核心——甲胄
作为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个王朝,清代有大量历史遗产可以继承。因而清代的甲胄,其种类也可谓是集历代之长,在种类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一个高峰。
而在各式各样的甲胄中,最常见也最典型的便是棉甲。棉甲,顾名思义即以棉花为主要材料的甲胄。它也遵循传统服饰"上衣下裳"的形制。甲衣左右皆有护肩和护腋,前中部还有一块梯形的护腹,即前挡。甲衣的左侧还有左挡,不过右侧因为还要背负箭囊,所以没有额外的保护。甲裳是分开的左右两幅,通过布带固定在腰部。
棉甲虽然应用广泛,但其原材料毕竟不是坚硬之物。所以若是论防护效果,最优秀的恐怕还属锁铠。锁铠是由大量金属小圆环连缀而成的。一幅极品锁铠需要二十余万金属环。因而它极其复杂的制作工艺虽限制了它的普及,但确保了它的质量。相传清太祖努尔哈赤就两次因为锁铠的保护而在战乱中保住了性命。
此外,清朝还有一支以甲胄之名命名的"特种部队"——藤甲兵。藤甲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在明代中后期,它在抗倭前线得到了频繁使用。到了清代,朝廷干脆组建了一支戴虎头帽,穿虎纹衣,持绘有虎头纹的藤牌护盾的汉人军队。若是不论其战斗力而单看这只军队的妆容,倒是别有趣味。
是故从清代军戎服饰上衣下裳、短衣窄袖的形制来看,清代是和历代军戎服饰一脉相承的。毕竟这种的形制的优点早在战国时期就由开展"胡服骑射"改革的赵国进行了验证。且于满族这个游猎民族而言,上衣下裳、短衣窄袖也是他们的传统服饰形制。因而可以说,清代的士兵们在服饰上是中华数千年文化的一个结晶。
2、 游猎文化的式微——行服
行服,因为是更加日常的穿着,所以时常被划归为常服。但按照清代服饰制度的划分,行服其实是武备服饰。一般而言,行服有着立领、马蹄袖、右衽和上下连体式的形制。且为了方便骑乘,行服的右下衣裾会比左侧短约一尺左右。
行服的主色和镶边,与其穿着者的身份地位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且清代早期,王公贵族们的冬日行服还会大量使用鹿皮、黑狐皮等材料,具有浓厚的满族游猎文化色彩。
只是随着清廷逐渐背离"肄武绥藩"的国策,八旗子弟逐渐荒废骑射技艺,行服的满族传统色彩逐渐淡化。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官方出版的《陆军衣制详晰图说》中,所载的中少将的行服全是西式服装,已完全没有传统军戎服饰的影子。
3、 武与礼的交叠——腰刀等配件
在整体衣着之外,刀、剑和腰带等配件于一个士兵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行服中的腰带,即行带,常见的是石青后蓝色,因为黄色是宗室专属,红色是觉罗专属。这些行带一般缀有四块方形的带銙,其中左右两个带銙下面还各有一个环,用来系帉(类似手帕)、荷包、刀等"宫样九件"。
有趣的是,一般武官们的腰带是附在弓袋和刀剑上的,且他们系刀的方式和我们习惯的前柄后刃刚好相反。按照一般的逻辑,刀柄朝前好像才更加方便使用。但于长期纵马驰骋的满族男儿而言,刀柄朝前的话刀既容易脱落,又容易在取用时伤及战马。而刀柄朝后,当人坐在马上时,佩戴在左侧的刀就自然地移到了臀部后方,那么用右手取用反倒十分方便。所以在经过长期实践之后,反戴腰刀成了清军对于一个特色。
而无论是反戴的腰刀还是藤甲兵的虎头帽和虎纹衣,我们都可以认识到清代军戎服饰的时代特色。且因为清代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转变更加明显,传统的金属甲胄实用性降低,清廷就更加注重棉甲的质量。
乾隆二十一年(1765),江南三织造局就曾奉命生产一批以上等丝绸和丝绵为原料的新棉甲,供八旗兵丁使用。从其材料的价值可以得知,这时的棉甲与其说是在战场保护士兵的工具,不如说是他们的"礼服"。
总的而言,清代的士兵们在戎装上既传承着让他们自豪的满族文化,又传承着经过数千年积淀的中原的军戎服饰文化。虽然虎头帽和虎纹衣让人乍一听觉得好笑,反戴腰刀和我们的习惯也始终不一样,但这就是真实的清军,是那个时代的军戎生活的一部分。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