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汉室”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为何司马徽说他不得其时?

“汉室”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为何司马徽说他不得其时?

时间:2022-07-27 14:05:43来源:文史的意林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文史的意林的《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为何司马徽说他不得其时?》,希望大家喜欢。

一、

水镜先生司马徽所说,得明主,是指刘备是一位明主;

不得其时,说的是刘备追求的事业很难成功,当时的时势是:东汉王朝已是千疮百孔,大厦将倾,刘备独木难支。

下面,我就详细分析一下司马徽的判断是否正确。

刘备是明主确凿无疑了,诸葛亮也有经天纬地之才,然而不得其时,因此北伐大业不可能完成。

二、

那么,为什么说,诸葛亮不得其时呢?

第一,东汉经过桓、灵二帝的腐朽统治,加上黄巾起义的折腾,早已千疮百孔,任何人要恢复汉室的强大和辉煌,都已经无能为力了。

桓、灵二帝宠信宦官,排挤忠臣,造成当时政治上一片黑暗。

十常侍又朋比为奸,他们残害忠良、营私舞弊,搞得朝政日非,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当时,灵帝驾崩后,继位的少帝刘辩年幼无知,被十常侍架空。

后来被董卓所立的献帝刘协也是年幼无知,大权旁落。

整个汉室已经到了随时倾倒的境地。

汉室皇帝随时都可以被废,而皇室衰微,毫无反制权臣的能力,又没有像霍光一样忠于汉室的权臣出现。

而皇室内部更没有像朱虚侯一样的成员,能够站出来振兴刘氏江山。

东汉末年的皇室就像一个奄奄一息的病夫,无人能够拯救,死亡只是时间问题。

三、

第二,各地掌握实权的实力派军阀,也没有人真心忠于汉室。

他们一个个都虎视眈眈,拼命扩充自己的实力,甚至是在等待着称帝的时机。

像袁术终于忍耐不住,率先称帝了。

袁绍、张绣、吕布等则扩充军力,藏器待时。

张鲁也野心勃勃,择机称王。

这些异姓大军阀,都一心考虑自己的利益,没有人去关心汉朝的存亡与否。

四、

第三、汉朝宗室的实力军阀也有,但是却都养尊处优,过着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日子,也压根没有恢复汉室的雄图大志。

像益州刘璋,就贪图安逸而无视皇帝的死活;

荆州刘表则不思进取,有名无实。

宗室成员,尚且没有恢复汉室的决心,那么其他人就可想而知了。

五、

第四、刘备虽然也是宗室成员,有恢复汉室的远大抱负,但是却因为起步太晚、起点太低、实力太弱,而无法战胜强大的曹魏集团和孙吴集团,想统一天下,基本就是痴人说梦。

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时,曹操已经占领了东汉的半壁江山;

孙权占据江东已历三世,兵精粮足;

而刘备手里,只有一个新野县城。

刘备跟曹操和孙权的差距之大,简直就是天上人间。

六、

以上四点,就是当时的形势,即司马微所说的“时也”。

在这种形势下,即使是诸葛亮的《隆中对》能够按部就班地实施下去,刘备能够三分天下,跟曹魏和孙吴三足鼎立,就是最好的结局了。

最后,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之下,建立了蜀汉政权,这已经是运作得最好的结果了。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而事亦有不可为。

诸葛亮当时应该也知道这种结局,因此才推三阻四地不愿出山。

但是被刘备的一片丹心所感化,他决定试一试,看看自己能不能“胜天半子”,即便志向难遂,那么感受一下这个轰轰烈烈的过程,不也是有意义的人生吗?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