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南朝梁武帝为何开创了天监之治,却又毁于侯景之乱?

南朝梁武帝为何开创了天监之治,却又毁于侯景之乱?

时间:2019-10-23 17:57:00来源:黄埔信息网

南朝梁武帝为何开创了“天监之治”,却又毁于“侯景之乱”?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对于南朝的最早记忆来自于杜牧的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当时读到这句诗的时候,也没什么深层感受,就单纯觉得那应该是个很朦胧、美好的画面,一群散着袅袅香烟的让人心生虔诚的建筑,矗立在烟雨蒙蒙中。

于是这句诗就随着这脑海中的画面一直记忆着,后来了解到历史上的南朝,才知道杜牧是在借往昔繁华抒古今兴亡之叹。

南朝诞生在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乱世——五胡十六国后期,公元439年,十六国时期结束,中国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南朝主要经历了四段时期,之所以分为四段是因为主要有四方帝王代表统治,而说到底南朝也只存在了一百多年,却经历了四次大换血的原因,就是因为当时世道实在太过混乱了,在杨坚还没出生,还没统一之前,中国南北部混乱异常,但凡有点实力的,都自立为王了。

其中的南梁(502年-557年 )是南朝的第三个朝代,统治者是雍州刺史出身的萧衍。因为南梁的上一朝代南齐出了个大昏君——东昏侯萧宝卷,于是萧衍便起兵攻打建康,灭了萧宝卷,之后就代齐建梁了,称为梁武帝。

萧衍在位47年,早期他还是挺兢兢业业的,因为亲眼看见了南齐的灭亡,他有心要避免,所以算得上是在励精图治地治理国家,对国家的政治安定和经济复苏都做出一定的成就。

其实南北朝时期几乎没什么长久的朝代,萧衍算是一个在位时间较久的皇帝了,很多人都说他是晚节不保的帝王,明明前期已经展露出了一个明君气概,有政绩,开创了“天监之治”,却又毁于“侯景之乱”,身死国灭,成为了前明而后昏的君主,风评一落千丈。

不看萧衍的晚年,他真的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帝王了。因为有前车之鉴,所以登上帝位的萧衍,勤理政务,即使寒冬腊月也坚持五更起床,同时也是出了名的勤俭,衣服反复穿,一天只吃一顿饭。

待人又谦恭宽和,即使是小小的官员,他也从不摆出高高在上的样子,总是虚心纳谏,一直致力于发掘人才。他心地有超级地好,善良得要命,每次断决重罪要犯,总是落泪不忍,郁郁不乐。

萧衍作为一个帝王,心软到了什么程度呢,他的弟弟和自己的女儿私通,甚至谋划篡位,事情败露后萧衍居然也没怪他们;他的某位妃子,先前是东昏侯的妃子,生了个儿子,可能是东昏侯的孩子,萧衍也没有冷落他,可惜这个不孝子后来还是让他伤透了心。

不过萧衍的这种性情算是双刃剑,心软到一定程度变成了徇私护短,是非不辨。总之,南梁国在他的治理下,迅速强盛,甚至被北魏视为“南军百年未有之盛”。

而且萧衍确实是史上能称得上完美的帝王之一,他的个人才能也很逆天——“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草隶尺牍,骑射弓马,莫不奇妙。”经学、史学、书法、诗歌、音乐、佛学,还有领兵作战,他样样在行。

萧衍的博学多才简直让人惊叹,但同时,作为一个复杂立体的人物,萧衍完美的一面之下,也藏着许多帝王存在的通病,比如严重的猜忌心,梁朝众多开国功臣,皆不得重用,同时他又是极度的双标人士,对功臣吝啬,不予重用,对自己的亲族和儿子们十分宽容,这点也十分惹人诟病。

到了晚年,因为受到了来自亲弟弟的背叛和不孝子的忤逆,萧衍受到了打击,从以前重视的儒家转向了佛家,沉迷出家,不可自拔,他还大肆建佛寺,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指的就是佛教在这一时期的盛况。

“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因为他的纵容,当时的佛家风气也不是很好,而他的这种沉迷,更是导致了他早期勤勤恳恳累下的政绩开始分崩下滑。

萧衍晚年喜欢别人的奉承,也就是喜欢听别人吹他的彩虹屁,他的性情是愈加的刚愎自用,因为他的关系,朝廷变得乌烟瘴气,不复当初的清朗繁盛。

萧衍的致命一击,来自于他亲手导致的侯景之乱。萧衍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接纳东魏叛将侯景归附,引狼入室,侯景后来率兵叛乱,将萧衍一众人等俘虏了。

成为阶下囚的萧衍已经八十六岁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老年人,最后因饮食惨遭守卫苛待,活活饿死在皇宫,成为了历史上最后一位被饿死的帝王。他这一生,真是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令人唏嘘。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