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在曹魏有多大的权力?为什么司马昭敢为所欲为?
司马昭在曹魏有多大的权力?为什么司马昭敢为所欲为?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歇后语表达的含义更多的是一种贬义,那也是因为司马昭想要夺权的野心实在太明显。其实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就已经成为了曹魏的实际掌权人,只不过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都没能称帝,但魏国皇帝已经沦为傀儡。司马昭心狠手辣,他发现曹髦有反抗之心后,便设计将他弑杀,曹髦死后还被贬为庶人。可见司马昭在朝内基本已经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
司马昭之心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句话,比喻某个人狼子野心,出处是三国曹魏的司马昭在其兄长死后独揽朝政,让人觉得他有谋朝篡位的迹象。当时的魏帝曹髦因为权力被架空,很忌惮司马昭,担心自己会被废,这句话也是出自他的口中。
司马昭之心歇后语是路人皆知,出自三国曹髦与司马昭的典故。自从曹爽被司马懿杀害后,司马家族一家独大,司马师废了曹芳新立曹髦,权势进一步扩大,死后司马昭变成了权力的核心。
曹髦看到司马昭手握军政大权,一直都很郁闷,想借机除掉司马昭。公元260年,曹髦命令焦伯、李昭等人在陵云台设伏,叫来了王经、王业、王沈这几位左右大臣,说:“司马昭这个人的野心,谁都看得出来,我不想等着被他废掉,受到这么大的侮辱,今天我要带着众位卿家去讨伐贼子。”王经举了鲁昭公例子让曹髦沉住气,劝谏说司马昭掌权这么久,朝中很多人都替听命于他,宫中的兵力太弱,此次行动后果难以预测,请皇上再考虑一下。
曹髦听不进去,就拿着剑带着宫中的侍卫和仆从出发了。司马昭早就因王业、王沈的高密得知了此事,命贾充迎战,起初因为皇帝的威严吓住那些士兵,但是随着贾充的呵斥开始厮杀,结果曹髦被成济刺死。
尽管因为“司马昭之心”,他被定义为有野心权臣,更加因为其手下杀死了曹髦而背负了弑君的恶名。但是不管怎么说,司马昭最终都没有篡位,当皇帝的是他的儿子,而且他在客观上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石,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除去野心家这个称号,司马昭是一个军事家,为曹魏政权的巩固出了力。他早年就跟着司马懿打仗了,奔波于各个战场,在攻打关中、安抚少数民族、攻克灵州、寿春之战、攻灭蜀汉等战事上表现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不管是指挥作战还是配合其他军队,都发挥出了极好的调动性和出众的谋略。
毌丘俭和文钦评价司马昭忠诚恭敬、宽厚贤明,乐于为善、礼贤下士,有很大的器量,对国家忠心。王经曾经对曹髦说过举国朝臣都愿意为司马昭效劳。王应麟评价说司马师把战败的归咎于自己,而司马昭却问责于王仪,所以司马昭比司马师更为可恶。王夫之和罗贯中对司马昭在曹髦死后问责手下并诛杀了成济及其三族表示愤慨,说他明明自己弑君,假意在曹髦尸首前痛哭,还推卸责任。
司马昭之心歇后语是路人皆知,这句话出自曹髦声讨司马昭时对大臣说的话,也是他讨伐的檄文,后世形容一个人的野心已经显露,人人都知道了。司马昭是一个军事家和政治家,作为曹魏后期位高权重的大臣,表现出了取代魏国的野心,有篡位之嫌,不过他还是没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