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唐太宗怒砸魏征墓,直言进谏真的好吗?

唐太宗怒砸魏征墓,直言进谏真的好吗?

时间:2019-05-30 18:20:00来源:黄埔信息网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唐太宗与魏征。

唐太宗与魏征,一个是从谏如流的明君,一个是犯颜极谏的诤臣,圣君良臣珠联璧合,共同打造了名垂青史的“贞观盛世”。魏征死后,唐太宗痛哭失声,喟然叹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殁,朕失一镜矣!”唐太宗以魏征为镜的感慨更是让这段君臣佳话传为千古美谈。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据《新唐书》记载: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令人始料未及的是,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却意外变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一怒之下竟然砸毁了魏征的墓碑。

对于唐太宗这种令人瞠目结舌的异常举动,有人认为是魏征生前大力举荐的杜正伦、侯君集接连落马,伤了唐太宗的心;也有人认为是魏征曾将自己记录的与太宗一问一答的谏诤言辞,拿给负责编写起居录的褚遂良作参考,犯了唐太宗的忌。这两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究其根源却不排除是因为魏征屡次过火的“犯颜直谏”,使唐太宗产生“逆反心理”,推倒墓碑不过是唐太宗因为长期受到压抑,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歇斯底里的发泄。

《史记》云:千人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尽管魏征句句金玉良言,但他屡屡挑战九五至尊的天子威严,这大概是李世民积怨旷久导致魏征身后受辱的真正原因吧。

英国小说家毛姆说:"身居高位之人,即使请你批评指正,他所真正需要的还是赞美。”爱听赞美之词乃人之天性,更何况是一人独大的天子。虽说“忠言逆耳”,可是有几人能真正听进逆耳的话?“良药苦口”,又有几人愿意喝苦口的良药呢?果真如荀子所言,做到“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的圣人更是凤毛麟角。

忠臣即便遇上明君,也并非意味着你就可以直言不讳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良药未必非要苦口,忠言未必非要逆耳。的确,如果给良药包上糖衣,给忠言加上装饰。就能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忠言既“顺于耳”又利于行。

《三国志》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刘备在四川当皇帝时,碰上久旱无雨,土地荒芜,粮食匮乏。于是下令不准私人家里酿酒,因为酿酒也会浪费米粮和水。命令下达,执法的官吏伺机矫枉过正,以权谋私,有的老百姓家中仅仅搜出酿酒的器具来,也要一并处罚,轻则罚金,重则坐牢。这样不仅可以邀功请赏,而且可以借机向老百姓敲诈、勒索。虽说这并不是刘备的本意,可是天高皇帝远,老百姓有苦无处诉,一时民怨沸腾。

简雍是刘备的妻舅。有一天,简雍与刘备一同坐车出游,顺便视察民情。简雍看见一男一女走在前面,觉得劝谏的机会来了。他对刘备说:“这两个人准备奸淫,应该把他两捉起来,按奸淫罪法办。”刘备带着请教的口吻询问道:“你怎么知道她们两人欲行奸淫?无凭无据,怎可乱办?”简雍说:“他们两人身上,都有奸淫的工具呀!这同有酿酒器具一个道理。”刘备听了仰天大笑,立即下令将没有酿酒而只是家中拥有酿酒器具的人释放。

无独有偶。

《资治通鉴》记载:臣子张思先夙兴夜寐辅佐朝政。宋太祖赵匡胤曾当面许诺:"因你为君为国鞠躬尽瘁,我决议让你官拜司徒。"之后宋太祖忙于公务,将自己的承诺抛到九霄云外。

张思先左等右等总不见任命,可是又不好当面质讯。如果毋庸讳言不仅让皇帝有失颜面,还有可能官职一事就此夭折。左思右想,想出个妙计。

一天,张思先故意骑一只奇瘦之马从赵匡胤面前经过,并惊慌下马向皇帝请安。

赵匡胤奇怪地问:“这马为何如此之瘦?是否不好好喂它?” 张思先答:“不,一天三斗。” 赵匡胤:“吃得这么多,为何还如此之瘦?”张思先:“我答应给它一天三斗粮,可是我没给它吃那么多。” 赵匡胤先是思索,顷刻有所顿悟。二人开怀大笑。次日,便下旨任命张思先为司徒长史。

不仅有偶还有三。

据《晏子春秋》记载,晏婴是春秋时代齐国名相。齐国的国君齐景公有一匹心爱的马,交给养马的官吏看养,并且嘱咐要好好照料马儿。谁想有一天,马突然得了暴病死了,连养马人都不知是何缘故。齐景公得知后,既伤心又生气,一定要派人将养马者肢解处死。

众臣们见君王暴怒,个个噤若寒蝉。听齐景公一声令下后,左右的侍卫便要进前去抓养马者。晏子见了,马上站了出来,示意侍卫暂且住手,自己挽袖挥臂,磨刀霍霍,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向齐景公问道:“君上,肢解人也须有个方法步骤,但不知古圣尧、舜、禹、汤、文王这些明王圣祖,在肢解杀人时,是先从哪儿下手的啊?”

怒气冲冲的齐景公听罢,大吃一惊,想想历代明王圣祖,爱民如子,哪会残忍地肢解人?自己如今这样做,怕与圣贤背道而驰,反与桀纣为伍了,于是对晏子说道:“先生您就开释他吧,开释他吧!无论如何,也不能因此伤了我的仁德啊!”

老子说:“曲则全,枉则直。”能柔曲因应则能自我成全,懂得枉屈绕行则能迅捷直达。简雍、张思先与晏婴的幽默机智、委婉善巧赢得君臣皆大欢喜。而魏征的悲哀就在于他“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这样的镜子即使自己不破裂,早晚也会被唐太宗摔碎。

江河九曲回肠,万折必东。通往广场的路远不止一条。说的是镜子,其实是人生;说的是魏征,也是滚滚红尘中的你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