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立太子都有哪种形式 这些形式都是什么样的
古代,作为一个皇权至上的时代,要说在这个时代里最重要最具有争议的事大概就是立太子了,皇子作为皇权的正统继承人,可谓比皇后的废立重要多了,不管是嫡子继承皇位还是到后来慢慢发展来的立太子制度,都是为了避免皇室的江山落入外姓人的手中,除了一些特殊的情况,一般只有皇帝去世后才会把皇位传给太子们,当然,也不乏有皇位坐够了,想当太上皇了,把皇位传给太子的情况出现。
为了预防一些突发情况的出现,皇帝们也会提前立好太子,都知道皇权是个好东西,皇位是个好位置,位置虽高但是危险性太大,刺杀暗杀都是常有的事,为了避免皇帝遇到突发事件不幸死亡,只能早立太子,避免皇帝死后没人继承皇位而发生大争斗。
关于预立太子也是有两种形式,在清朝以前所立的太子都是嫡长子继承制,所谓嫡长子就是皇帝的皇后所生的长子,都知道古代关于血统这件事划分的非常明确,只有正妻所生的孩子才叫嫡子,其余孩子只能算是庶子,这些所有的孩子不但有长幼之分更是有嫡庶之分,关于嫡长子继承皇位这个制度早在商朝时就已经存在了,到了西周时更是明确设立了关于这方面的法度,毕竟事关皇权,一点不能马虎。
在那些帝王眼里,天下都是他家的,寻常的富贵人家能让自己的孩子继承财产,那自家的江山当然也得让自家的孩子来继承,到了汉朝时,嫡长子继承皇位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发现,刘盈就是刘邦的长子,于是他就是太子,李渊本来立的太子也不是李世民,而是自己的长子,只可惜最终权力被李世民给多了,于是乎,唐朝关于这个制度又重新规整了一下,没有嫡长子或者嫡长子有什么身体隐疾或者有罪就往下顺序继承,从这点看倒是跟现在的遗产继承一模一样。
由于嫡长子并不一定是所有孩子里最优秀最有能力的,所以后来立太子这事儿也有了进步,那就是甄选太子,选最优秀的那个,虽说这种方法有了大进步,但是皇子们就会为争皇位打的头破血流,每个人都有机会,自然都想争取一把,用这样的办法选出来的太子虽然有能力但基本也都是不顾亲情的。
后来雍正看到这种方法后果太严重,都是血的教训,便创造了一种秘密选出继承人的方法,继承人选出,但是不公布,这种方法大大减少了兄弟们之间的互相残杀,其实要说太子也不是好当的,一天天心惊胆战,太突出皇帝就会以为你要夺权,没能力又怕被废,而且下边还有一堆兄弟想要夺权,而且有的皇帝虽然立了太子,但他自己太能活,这就导致他立的太子一直是太子,一生也没当上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