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少年被判斩首,临刑前却高兴万分,朱元璋大喜:立刻免死封官
明朝建立的时候,朱元璋并没有一昧的沉醉于权利梦乡里。他清楚的知道,一个王朝的建立十分不容易,而守住江山更不容易。于是他把一帮大臣请到宫里,征询大家当前最要紧的事情是什么?臣子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当轮到刘伯温的时候,他说:“宋元以来,宽纵日久,当使纪纲振肃,而后惠政可施也!”朱元璋恍然大悟,刘伯温的意思很明显,律法才是当务之急。
于是就出现了《大明律》,所制定的每一条都极为严厉,只要有人违反,就毫不留情。像当初朱元璋唯一的亲侄子朱文正,自恃功高违法乱纪,朱元璋就直接撤销他的官职,要知道当时他可是枢密院的大都督,当朝最大的军事统帅,但是朱元璋依然不留任何情面,可想而知,朱元璋执法之严格。但却令人意外的是,一个16岁的少年曾惹怒朱元璋被判死刑,可后来朱元璋不仅免除其罪行,还给他封官了!这一切又究竟为何呢?
主人公名叫周琬,当时他的老爹在安徽做个知府,但不幸的是因一件案子被牵扯进去,秋后就要进行问斩。这让周琬十分伤心,从小在父亲教导下的他,深深的知道父亲绝对是遭人陷害,无辜被牵连的。
由于朱元璋在京城专门设立了“鸣冤鼓”,任何百姓都可以直接来这里告御状。少年周琬就这样见到了朱元璋,周琬一直声称父亲是无辜的,但没有证据谁能相信呢?于是周琬表示愿意“代父受刑”。看到眼前这位少年神情自若,居然没有一丝紧张,这让朱元璋很意外,但少年空口无凭,朱元璋是不可能会听他片面之词的,毕竟这是关系到朝廷官员的案件,怎能听一小孩就改判呢。
于是就托词叫少年周琬先回去,周琬知道回去之后,父亲还是会死!周琬就一直跪在地上不起来,不停的说父亲是冤枉的!朱元璋见少年无动于衷,居然赖在这里不走,敬酒不吃吃罚酒。瞬间大怒:“将少年拖出去斩首示众!”
少年周琬被押到刑场的时候,没有一丝恐惧,反而高兴万分,欣喜若狂。负责监斩的官员十分惊讶,行走官场数十载,居然有人非但不怕死,而且将死之时还这么高兴。于是上前询问:“你才16岁而已,但却就要死了,怎么还高兴的起来?”
周琬仰天大笑:“若我的死能换老爹一条命,死有何惧?若我死了,父亲依然要死,那正好父子二人共赴黄泉,死又何惧?”
监斩官觉得此周琬小小年纪,却英雄少年!能说出这般话语十分难得,于是赶紧把这一情况反馈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听过后大惊,竟有此般少年!随后又大喜:“传朕旨意,周琬父子立刻免除死罪!”这还没完,朱元璋立刻让他入朝为官,直接封他一个六科给事中的官职。官职虽然不大,但权力极大,属于监察一类的官职,一般都是侍从在皇帝身边。主要负责督查皇帝交派下去的任务,若有怠慢者,直接汇报皇帝。因此即使位居高位的朝廷官员,也无人敢随便去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