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古以来小人比君子的结局更好?
时间:2017-09-01 16:29:00来源:黄埔信息网
"君子"观念在中国各家中,"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而后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性。 小人是中国儒家定义君子的“反义词”。如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专指喜欢做些搬弄是非、挑拨离间、隔岸观火、落井下石之类的人,与贵人相反。
孔子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不仅仅只是对小人和君子做了区分,他更多的是塑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数千年来这种文化心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价值选择和命运。
我们看中国历史,特别东汉末年的历史,往往很容易发现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就是小人的最终结局,一般要比君子好很多。比如诸葛亮和司马懿,诸葛亮只活了五十二岁,司马懿却活了七十多岁。中国的易经里面说到,小人和君子的做事方式是不一样的。君子做事情是正取正守,小人做事恰恰与君子相反。事情从正面去做,当然是非常的不容易,从反面却是很容易。
实际上小人最初的时候,是不会表现出小人的特征的,一般到最后人们才会发现,看似君子的人,实际上是一个小人。而君子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我是君子的特征,一旦这样的话,那么行为处事便都要符合君子的身份。那么这样一来,行为自由便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