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为何历史上大多数的功臣下场都很凄惨

为何历史上大多数的功臣下场都很凄惨

时间:2017-08-18 11:18:00来源:黄埔信息网

历史上,所有的功臣结局都是十分相似的,当新主上位的时候,免不了会“鸟尽弓藏,兔死狗烹”。那么为什么功臣大多都没有好下场呢?

第一、打江山的时候,他们共同创业,功臣与皇帝之间还没有明显的君臣概念,双方都是在一起共谋大事。最后,当新主成功上位成为皇帝的时候,功臣总以为自己是开国的元老,不是一般打工的。但是,在君主眼里,再重要的功臣,也是打工的,只是在创业初期,皇帝没有暴露本来的面目而已。

网络配图

在创业初期,新主为了笼络人才,为自己效力,又花不起大价钱,只好夹起尾巴,让功臣误以为自己会一直很真诚。功臣信以为真,为老板拼死效力,成就了老板,拼死了自己,勉强活到最后,落个“功高震主”的罪名,被自己尽心尽力辅助的主子给宰了。

其实,所有被杀死的功臣,都是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定位。即便功劳再大,也不能因为自己当初的功劳就沾沾自喜,目中无人,向主子要求升官进爵。在帮助主子上位的时候,一定不能把所有的敌人都赶尽杀绝,要给老板留对手。老板的对手,就是功臣的安全之地。当初,韩信如不彻底消灭项羽,留下项羽,韩信永远也不会被杀死。

这一点,所有的功臣都要跟三国的司马懿学习。因为魏国只有他能和诸葛亮抗衡,所以他每次和诸葛亮打仗,从来不主动出击,以逸待劳。即使假装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也不会把诸葛亮彻底灭掉。

诸葛亮也知道灭不了魏国,那么为什么一直要坚持伐魏呢?也是因为只要一天不成功,军权一天就不会丧失,所以,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高手,他们都把这点看的很透彻。

功臣们要保命,除了要学会这点,还要记住不能收徒弟。“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徒弟出师了,自然而然地就把师傅踢到一边了,这也是为何李世民让李靖教侯君集兵法的时候,李靖只教皮毛的原因。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