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之谜:为什么太和殿老被叫做金銮殿
一般情况下,我们总是习以为常的把皇帝上朝的太和殿俗称为“金銮宝殿”,那么问题来了,请问各位这种称呼对吗?金銮殿真是给皇帝用的吗?
先来看看“金銮”二字的解释,小编翻查了《新华字典》,里面对“金銮”的解释为:
1.帝王车马的装饰物。金属铸成鸾鸟形﹐口中含铃﹐因指代帝王车驾。
2.见"金銮殿"。
网络配图
3.翰林学士的美称。
4.白居易女儿的名字。后借指幼女。
各位看这四个解释,除了第四个外,好像都和皇帝沾边,“金銮”在古语里大部分时候都是指鸾鸟含铃铛这样一种装饰物(仅帝王的车驾可以用)。
我们现在的“金銮殿”这种称呼其实是起源于唐代,相关资料记载,金銮殿最早出自唐代,当时唐长安城有一太液池,而太液池旁边有一个小山坡,名“金銮坡”,而这个坡上就有一个宫殿叫做“金銮殿”,因坡得名嘛。
在金銮坡的旁边是著名的翰林院,也就是国家最有才的文人学士们待的地方,当皇帝要召见这些翰林们时,他们就在金銮殿里等待接见。所以久而久之,“金銮”就成了翰林学士的代称。当年李白做翰林供奉时也经常出入金銮殿。
唐以后各个朝代也就继续沿用这种制度。
那一座专门给读书人待的宫殿怎么会谣传成是皇帝待的地方呢?
其实这要归功于民间的说书艺人们,因为“金銮”二字看起来实在太显贵,而这些说书人们又不可能真正到皇帝宫殿里去看看,所以就凭借想象把“金銮殿”安在了皇帝头上。
最后,再纠正大家一个错误,故宫里的这座“金銮殿”其实有过三个名字,明初时叫“奉天殿”,嘉靖时改为“皇极殿”,到清顺治时才改为“太和殿”,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