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没有宦官乱国现象】防患于未然:清朝为何没有宦官乱国现象
在中国历史上阉宦最为严重的当属东汉和唐朝,尤其是唐朝,到了唐朝后期,这些宦官已经可以任意废立最为最高统治者的大唐皇帝,唐朝的亲王看到他们甚至要站在路边行礼,天可汗的子孙竟然沦落到这步田地。明朝的宦官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王振、刘瑾、汪直、魏忠贤等等。他们从只能干些粗活的杂役,一步步太高,到了最后,内阁大学士们也要对他们礼让三分。他们的肆无忌惮加快了明朝的崩溃。作为前车之鉴,清朝又是如何防止宦官专权的呢?
网络配图
一、清朝初期对宦官的限制苛刻
清朝在入关以前,宫中没有太监的存在,如果你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看到了公公们的身影,那只能说你被电视剧骗了。
清朝入关以后,决定防照明朝的旧例在宫中使用太监,鉴于历朝历代的惨痛教训,清朝在使用宦官的初期,对他们警惕性很高。
人数上也做了很大的限制,明朝时,宫中宦官最少的时候也在两万以上,而顺治皇帝只使用了1000名宦官。并且对他们做出了严格的限制,平时宦官们只准干些粗重的杂事,只有四品以上的太监才可以出宫居住,并且绝对不准将宫中之事向外泄露。
顺治12年,顺治皇帝在宫中特意设立了警示铁牌,警告大小各级宦官各司其职,不许干预政事,交结官员,越级奏报事务,否则凌迟处死。
不过顺治皇帝不是一位有眼见着实的君主,他保留了明朝宦官的十三衙门,这使得他在位时期,后宫的情况是一团糟。他的继任者康熙皇帝在位的初期,年少无知,但成年以后立即撤销了烧钱的十三衙门。
二、雍正时期有所抬头,乾隆时期再次被打压
在康熙在位时期,宫中的宦官人数一共只有700多人,但是到了雍正时期增加到了2000多人,并且宦官在朝中的影响力开始抬头。这和雍正皇帝纵容分不开,在雍正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他需要宫里的宦官为其传递消息,以获取父亲康熙皇帝的欢心和信任。在雍正登基以后,自然不能亏待这群人。在雍正在位时期,宦官们可以说比以前好过多了。
可惜的是雍正仅仅在位13年就撒手人寰了,他的儿子乾隆皇帝就没有这么好说话了。乾隆皇帝大力整顿了已经开始冒头的宦官们,将雍正时期几个比较猖狂的太监全部处死。并以秦、赵、高三字为宦官的姓氏。三字组合就是秦赵高。以警惕自己随时防范宦官乱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