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明成祖妙答搞笑“提案” :所谓祥瑞其实都是平常事
古代官员上书皇帝,是其参政议政的一个重要方式。官员上呈皇帝的书面报告,名称很多,有奏报、奏章、题本、奏本、题奏等等。上奏帝王的各类文字,总称奏疏或奏议,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提案”。
明成祖朱棣十分重视民情、舆情。他认为治理天下,须全面掌握民情,“虽细微事不敢忽”。“自古昏君,其不知民事者多至亡国”。他曾对掌管奏疏的通政司官员说:地方官来朝,我都命他们报告民间疾苦,他们总是说,“田谷丰稔,闾阎乐业”,只讲赞颂太平盛世的话,不说真话,不说实情。最近听说山西饥民有吃树皮草根的,然而没有一个官员向我报告这件事。
为了让官员们上书言事有“样板”可学,明成祖就曾命黄淮、杨士奇等编纂《历代名臣奏议》一书。永乐十四年(1416年),此书编成,共350卷。全书分为君德、圣学、孝亲、敬天、郊庙、法祖、储嗣、宗室、经国、用人、选举、考课、水利、赋役、御边等64门,辑录包括晏子、管仲、李斯、陈平、贾谊、诸葛亮、魏徵、柳宗元、富弼、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王禹僻、辛弃疾、完颜素兰等名臣奏疏八千余篇。该书取材广泛,所收奏议,上自商周,下迄宋元,举凡历代政治得失、典制沿革、用人赏罚,无不收录。《四库全书提要》称此书为“古今奏议之渊海”。
让明成祖郁闷的是,他曾遭遇了大量无关宏旨、不着边际、平庸琐屑、无补于政之“提案”。对此他啼笑皆非,不得不果断驳斥之。如:
提案一:野蚕结茧,建议开庆祝会。明永乐初,礼部尚书李至刚上奏皇帝:今年山东一些地方野蚕结茧,缫的丝送到礼部,请率领百官庆贺此事。
明成祖对此的回复只有一句话:“野蚕成茧亦常事,不足贺。”
提案二:阴云遮住日蚀,提议祝贺。永乐四年(1406年)夏历六月初一,据预报这一天应当发生日蚀,因阴云遮蔽而不见。礼部尚书郑赐认为此为吉兆,提议祝贺。
明成祖回复说:在天的这一方,因阴云蔽日见不到日蚀,不等于他处也见不到。天空很大,能见到日蚀的地方,多得很哪。
提案三:皇帝讲话多了,劝谏皇帝少说话,养养精神。明成祖与群臣讨论政事,一谈就是老半天,有的官员便进言:皇上啊,您讲话这么多,可不利于身体调养啊。作为君王,贵在“简默”(讲话简约,有时不发一言)。
明成祖不领该官员的情,说道:天下这么大,百姓的苦乐,措施的利弊,必须广询博访才能有透彻了解。并非我喜欢多讲话,而是不得不如此。不敞开讲,官员们怎能言无不尽?
提案四:据说山谷中传出“万岁”声,要求庆贺。永乐十三年(1415年)春,贵州布政司向朝廷报告:有人在太岩山听到山中连续发出“万岁”的呼声,这是皇上威德远播,感动山川的明证。尚书吕震请求庆贺。
明成祖说:在山谷呼喊,会听到回声,这是常识,哪里是什么奇异的事情?
提案五:有兔唇缺陷的人不能担任武官。永乐年间,兵部提议,在有资格世袭武官的人当中,凡有“兔缺”(兔唇、唇裂)缺陷的,均不得世袭武官。
明成祖断然拒绝采纳兵部的提议,说:“武臣当察其智勇怯弱及武事如何,岂当论相貌?孙膑既刖,智尚可用。”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战国时军事家孙膑虽然被削掉了膝盖骨,但他的智谋可用。
提案六:天上见到寿星,要求庆贺。永乐十五年(1417年),寿星现,群臣上书请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