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七王之乱】解密:谁该为旷日时久的吴楚七王之乱负全责
个人认为,汉朝的“七国之乱”是仅次于西晋“八王之乱”的一次诸侯王叛乱。不过好在是“七国之乱”虽然规模很大,但并未对汉朝造成根本上的影响。
晁错提议的《削藩策》在史书中有记载,但只是一段话,应该不是全文,“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故王孽子悼惠王王齐七十余城,庶弟元王王楚四十余城,兄子濞王吴五十余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吴王前有天子之郄,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乃益骄溢,即山铸钱,煮海水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后人喜欢对历史提出许多假设,假设没有晁错的《削藩令》,那么类似于“七国之乱”的事情还会不会发生在西汉?这件事,确实不好说。虽说历史没有假如,但我们还是可以闲扯一下,毕竟我是个娱乐型而非专业型的历史爱好者。
先说削藩的重要性。
要知道,后来汉武帝时能将全国上下的力量都凝聚在一起指哪打哪,高度的中央集权就是先决条件。如果中央政府的力量不足以控制地方政府,那汉武帝的志向再远大,终其一生也难以完成他后来所成就的伟业,而是会将其大部分精力放在加强中央集权上。强行削藩的时机也恰到好处,文帝时太早,武帝时太晚,景帝时刚好。纵观西汉诸位皇帝,野心和志向最大的就是汉高祖和汉武帝两个人,对于武功方面的追求汉武帝则更加的偏执狂热,这是汉武帝以后的西汉帝王中无人能及的。《削藩策》和后来的《推恩令》目的都是削藩,但方法不一样,作用和负作用也不一样。《削藩策》像是打屁股针,打的时候又疼又麻,但效果很明显;《推恩令》像是打吊瓶,打的时候不痛不痒,可想要见效不打个几天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如果景帝时没有强行削藩,那这件事就要留给汉武帝做。如果汉武帝强行削藩,那可能其在位时期就没有机会和国力去开疆拓土;如果汉武帝依然用了《推恩令》,那汉武帝一朝的时间也不会有足够的力量控制强大的地方政权。那么即使在汉武帝时中央政府完全盖过了地方政府,后来的帝王也没有谁能做到汉武帝的不世武功,毕竟这般的东征西讨,是需要民生和国家健康作为代价的,武帝之后的西汉诸帝,都不会忍心如此。接着想象下去,汉朝没有能将强大的匈奴重创,国家大小战争不断,汉武帝也没有奠定中国版图……大家随意想象。
换个思路说,如果汉景帝时期没有为儿子拔掉那么多刺头,恐怕年轻的刘彻在登基后也驾驭不了那几位刘氏枭雄,极有可能景帝之后的皇帝就都不是刘邦的那一支了,因为当时有那么几位诸侯王,实在太过强大了,而且随着几位诸侯王的强大,僭越之举也愈发明显,这个后面再说。
所以说,汉景帝时期削藩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当然,如果当时有更加聪明的人想到《推恩令》,七国之乱也是可以避免的。
总之,就算晁错没有鼓动汉景帝强行削藩,九成也还是会有诸侯王竖起反旗,只是规模不会如此庞大罢了。但引起七国之乱,晁错的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晁错的《削藩策》中很明显的就看出了其立场,必须削藩,而且必须打仗,早打早算完,注定不能走到最后还不如干净利索的分手。所以,有晁错这么一号宁折不弯的主,“七国之乱”的发生看起来也像是上天注定。
晁错这《削藩策》里提到三个诸侯王,一个是齐悼惠王刘肥,一个是楚元王刘交,最后一个是吴王刘濞。晁错说当年汉高祖刘邦感觉刘氏江山不稳定,便封了三位刘氏子弟为王,一起来维护这个刘氏江山,这仨人的封地就占了近一半的江山。最强的齐国已经被吕后砍了几刀,又被汉文帝进一步分封削弱;楚国是这三个封国里实力最弱的,本来就只有四十多个县,后来又因为刘交的孙子刘戊在薄太后丧礼期间跟姑娘乱来,已经被晁错逮住削了一个郡。最后就是吴王刘濞,晁错也将矛头直指刘濞,并且提到了“今吴王前有天子之郄”,这是怎么回事呢?
正所谓“枪打出头鸟,刀砍地头蛇”,吴国的实力在诸侯王中最为强盛,没有之一。即使是刘武的梁国,比起吴国也是不及。而且诸侯王中最有理由造反的,也就是吴王刘濞了,因为刘濞和刘启两人有杀子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