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琉璃瓦技术】琉璃瓦技术:北魏时传入中原后失传 隋代复活

【琉璃瓦技术】琉璃瓦技术:北魏时传入中原后失传 隋代复活

时间:2017-04-26 08:40:00来源:黄埔信息网

琉璃瓦,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构件。

传说琉璃是公元前493年,越国名臣范蠡为越王督造王者之剑,从矿渣中发现了琉璃,因其色彩斑斓,便与剑一起献给了越王,越王赐名为“蠡”,并将其又赏赐给了范蠡,后范蠡将它制成首饰,赠给西施。西施赴吴时,泪水滴在“蠡”上,日久天长,人们可见首饰中似有泪光流动,故名为“流蠡”,以后讹为琉璃。

此说虽美,但显系穿凿。

琉璃应是古人冶炼青铜时意外发现的,因冶炼青铜需1080摄氏度,矿渣中会形成琉璃。古代匠人遂用马牙石(即方解石),加入硝、铜铁、汞等烧,果然得到了琉璃,由于材料混杂,膨胀系数不一,故当时用琉璃烧制器皿难度很大,成器者不过十之一二,余者非碎即裂。

琉璃也是玻璃的一种,但由于使用原料不同,故中国琉璃达不到玻璃的透明度。据《中国古琉璃研究》记载:古埃及“费昂斯”(也就是西方水晶玻璃的始祖)二氧化硅的比例92%(不通透)-99%,中国周朝时的琉璃,二氧化硅的比例仅仅是略大于90%(通透)。这9%的区别就是琉璃与水晶最大的不同。

琉璃瓦.jpg

用琉璃制瓦,到北魏时才开始,此前中国虽有陶瓦,商代时便已会在陶瓦上釉,但制琉璃技术始终不过关,北魏时西域匠人进入中原,带来了先进技术,琉璃瓦开始成为建筑上不可或缺之物,遗憾的是,该项技艺不久失传,直到隋代著名工匠何稠经反复试验,终于将这项技术复活。到唐朝时,琉璃被广泛应用,唐朝韦应物《咏琉璃》中有“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赞颂了琉璃之美,琉璃瓦成了皇家建筑必备之物,宋代则写入《营造法式》,而明清在琉璃瓦色彩上更富于变化。

制作琉璃瓦不需优质原料,成品却色彩斑斓,故为后来皇家建筑所倚重。制作琉璃瓦,一般需两烧,先素烧成型,再加釉烧上色。素烧对温度控制非常严格,温度太高,则瓦面板结瓷化,气孔太少,这就加大了今后挂釉的难度,而釉的厚度不够,成品的色泽就会显得寡淡、不庄重,且起伏不平。

琉璃瓦虽然漂亮,但有两大缺陷,一是重量大,一般只能铺30—70%,否则难以承重;二是琉璃瓦的釉中含有铅,易与空气中的水分、二氧化硫发生反应,时间一长,会出现“粉状锈”,并致损坏。

故宫中大量使用琉璃瓦,其中很多是明代建筑,但明代瓦均无编号,清瓦才有编号。

学者康葆强、王时伟等发现,据《天工开物》记载,“若皇家宫殿所用……其土必取于太平府,舟运三千里方达京师”。太平府即安徽当涂。而《宛署杂记》则说:“对子槐山,在县西五十里。山产增子土,堪烧琉璃。本朝设有琉璃厂,内官一员主之。”这是指明代宛平县西五十里,现属于北京门头沟地区。

那么,故宫的琉璃瓦究竟来自何方?为什么本地有原材料,还要从安徽进?康葆强、王时伟等学者通过“热释光侧年”技术对现存故宫琉璃瓦进行了小范围测试,发现其中确有明代瓦,但原料来自本地,而非安徽。但由于测试样本太少,目前还不能说,故宫的琉璃瓦都是本地造。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