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老公”不是“丈夫” 古代“老公”是什么
将丈夫称呼为“老公”大概始于香港。改革开放之后,传入内地,现在内地有许多结过婚的女人也学会了这一称呼,常把自己的丈夫叫“老公”,并以此称呼为时尚。其实,“老公”这个词,早在明清两朝时就是一句骂人的话了。那时候,太监泛滥,有些太监残留着花心,仍喜欢逛妓院,但钱是花了,却没办法功德圆满,于是就胡乱摸,胡乱掐,想方设法地折磨妓女,以解心头之痒。北京妓女最怕碰到这种嫖客,私下里就叫他们“老公”,实是一种蔑视辱骂。香港人不了解历史,不清楚内情,就学了来,把自己的丈夫叫“老公”。据说,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竟然还拍摄一部名叫《老公万岁》的电视剧。
中国古代时,太监也称宦官、寺人、黄门、貂珰。尊称为内官、内臣、中官、中贵的;卑称为内竖、阉宦、太监、阉人。民间对太监则俗称“老公”。据《枣林杂俎》记载,李自成进北京后,就有“打老公”一说。古典名著《红楼梦》第八十三回中也有这样的说法:“门上的人进来回说:‘有两个内相在外,要见二位老爷。’贾赦道:‘请进来。’门上的人领了老公进来。”清代小说《官场现形记》第九回中也说:“他就立刻进京,又走了老公的门路。”
两汉魏晋时,“老公”曾是老年人的通称。据《三国志·魏志·邓艾传》记载:“七十老公,反欲何求!”《宋书·萧思话传》中说:“既久废射,又多病,略不能制之,便成老公,令人叹息。”《北齐书·彭城王浟传》也说:“徵为侍中,人吏送别悲号;有老公数百人相率具馔。”
后来“老公”也成为对老年人的蔑称。据《南史·贼臣传·侯景》记载:“请兵三万,横行天下;要须济江,缚取萧衍老公,以作太平寺主。”《北史·高隆之传》中说:“帝将受禅,大臣咸言未可,隆之又在其中,帝深衔之。因此大怒,骂曰:‘徐家老公!’令壮士筑百馀拳,放出。”
其实,中国从古至今有许多对丈夫的具有美好寓意的称呼,譬如“郎君”。唐朝大诗人李白就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诗句。这个“郎”指的就是丈夫。在“良”字旁边加个“阝”,就是“郎”;在“良”字左边加“女”,就成“娘”。“郎君”为丈夫,“娘子”为妻子,夫妻关系可谓相当“良好”。这种称谓,大约跟现在的“哈尼”、“小甜甜”差不多吧?
再譬如“官人”。官人是两宋时代男人的称谓。南北文化交流时期,夫妻间的称呼自然也较多。在宫廷中出现了“官家”一词;而在平民百姓中,便有了“官人”这一称谓。至今,民间仍对新婚夫妻戏称为“新郎官”、“新娘子”。最知名的代表人物就是:西门大官人。从这个称呼也可看出男人的家庭地位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当官的当然是管人的,家里的“官人”当然就是管家里的老婆的了。
又譬如“相公”。常看戏剧的人都知道,无论青衣,还是花旦,在台上都会拉长了音叫“相公”。这比“官人”又进了一步,已经不仅是“官”,而且是最高的官“相”了。
还譬如“先生”。近代有称“丈夫”为先生的。这其中有本意,有引申意,也有通假意。有特指,也有泛指。就其本意而言,并不是指古代称呼中的“父兄”、“道士”这两重意思,而是指其最基本的含义“老师”。《辞海》中“先生”条目下记载:“《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也引申为对年长有德业者的敬称。有时,也泛用为对人的敬称。”由此可见,这一称谓,除指某些特定的身份,如丈夫等对象之外,是隐含着职业、年龄方面因素的。换言之,所谓的先生,主要指有一定学识而又年事较高的人。用先生指代丈夫,文雅而又带有仰慕尊崇的意思,从中可见男性尊严。至今在海外华人中,以及港台地区都还在广泛地使用。
还譬如“爱人”。称呼丈夫为“爱人”始于上世纪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一些受新文化运动熏陶的知识分子开始用“爱人”这一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平等,不再使用如“屋里的”、“做饭的”等有歧视色彩的称谓,但使用“先生”、“太太”、“小姐”,又显得有“资产阶级”色彩,于是“爱人”便被广泛地使用。
当然,丈夫还有诸如“我们家的男人”、“我们家那口子”、“孩子他爸”、“我的对象”等称呼,但是这些称呼虽然有些委婉亲热的意味,但颇具暧昧色彩,而且已缺少尊敬的意思。尽管如此,但这些称呼恐怕也要比称呼“老公”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