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中国古代战争中真的有两军武将先PK吗

中国古代战争中真的有两军武将先PK吗

时间:2017-01-03 11:04:00来源:黄埔信息网

很多人, 一直对这个问题很疑惑,为啥武将单挑赢了这场仗就赢了?不是还要拼兵力的么?

《逸周书·克殷》:“ 周车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今河南省新乡市北) ,帝辛从。 武王使尚父与伯夫致师。” 孔晁注:“挑战也。”很多人,都把挑战与致师看作是一回事呢?那是由于挑战一词的内涵,从战国以后发生了变化,其词义已不再广含表示欲战意图的各种形式,而缩小为指独身赴敌阵前作武装挑衅这一种形式,而这种形式,则与战国前的致师形式比较接近。在古代,有单挑,但是很少 了,史书只会记载战役胜败,很少写战场细节,你是无法从《三国志》里边找到“一回而斩之”“三英战吕布”这样的内容的,而各种通俗小说演义则不然,如果像史书里边那么写,估计就没人看了,在三国志中关张马黄赵总共一章,小说作者和说书人为了吸引观众,会对史料内容进行加工,所以问题中古代打仗大多采取将领单挑式的说法其实是不合适的。

《史记·项羽本纪》载楚汉两军对峙于广武:“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项羽要求与刘邦“挑战决雌雄”,意为两人一对一地交锋,颇有点中世纪欧洲贵族社会中的“决斗”味道。此时的挑战含义,就是指双方各派一名勇士对面交手。这种斗将式挑战,汉以后的史籍乃至笔记、小说中常常言及,如《隋书·史万岁传》栽:史万岁戍敦煌时,“遣人谓突厥曰:‘士卒何罪过,令杀之?但当各遣一壮土决胜负耳。’突厥许诺,因遣一骑挑战。……万岁驰斩其首而还。”严格地说,这种挑战不论就其形式还是就其意义,都有别于致师。致师以车乘为行动单位,挑战则是独骑而出;致师是一种主动的突袭,其中心环节是闯垒,不存在对方应不应的问题,而挑战则是先“挑”后“战”,如对方不应,则挑战行动至多不过是一场阵前的叫骂而已。从实战角度说,致师是以少对众的搏杀,挑战是一对一的交锋。总之,挑战已不具备致师那种先声夺人的锐利气势,而更多地带有阵前比武的性质,从而也就失去了致师所特有的那种略含浪漫主义气息的冒险色彩。

单挑,也就是武将个人之间的对战,古代单挑的确存在过,比如三国时代,吕布单挑郭泗,孙策单挑太史慈,都是于史有据的。其他朝代,比较有名的如五代的铁枪大将王彦章,那是单挑成瘾的人物。主将被擒全军溃败也是有的,比如唐代虎牢关之战,窦建德轻骑出阵负伤被擒,十五万大军顿时崩溃,他在河北经营多年,轻徭薄赋,被认为是可以和李渊,王世充争天下者,结果一战就覆灭了。 单挑并不是我国古代战争的主要形式。

关于古代打仗,先秦,特别是春秋,打仗可是要身份的,可不是谁想打就能打,再加上那会人少,一个国家也就那几个城池,甚至有些国家就只有个都城,打个仗几千人已经算是大仗了,出现致师单挑不足为奇,到后来,随着战车,弓弩,骑兵,乃至后来的火枪大炮在战争中的大规模使用,战争整个追求的是排兵布阵以及各种兵种的配合,各种环境因素的利用,主将神马的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关系战局胜败,所谓“中军”防守严密,就可以知道是怎么一回事,阵前单挑不是没有,只是极其少见,一人身系千万人的生死,怎么能不慎重呢,即使是对阵占优,像朱棣常遇春年这样带队冲锋的猛男也是很少见的。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