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为什么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

为什么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

时间:2016-12-15 10:26:00来源:黄埔信息网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一句最早见于明末欧阳直公的《蜀警录》。原句乃针对明末农民军领袖,荼毒四川甚剧的张献忠而言,但却为后世统治者奉为治国密宝。

那么此言是否正确?对此,应先明确“蜀”的概念,它不是狭义的指现在的四川一省,而应包括西蜀,巴东甚至汉中。其次这里所谓的“乱”对统治者而言应理解为能相对成熟运作的政权形态,这样才能对其构成真正意义威胁,而如“黄巾起义”等流窜式的缺乏统一性的起义不包括在内。

而历史上确有诸多实例可以应证这句话。东汉末年,刘焉为避世乱而自请益州牧,后以米贼作乱阻断交通为由中断与中央联系,呈半独立状态,甚至私做舆车千余欲称帝,成为三国时代最早的一批割据势力。而西晋末年虽有“八王之乱”在先,但在晋朝疆域内率先割据称帝的却是在蜀地自立的成汉政权。以上是前半句的证明。至于后半句,光武平定中原而得陇望蜀,最终消灭公孙述政权实现统一,同样,明太祖在南方歼灭陈友谅与张士诚后命徐达北伐,攻克元都,夺取中原,而后平定四川大夏政权基本完成全国统一。甚至新中国建立后也是平定大西南才使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彻底失去威胁。

但是不应忽视,四川在历史上也长期扮演战略后方与临时避难地的角色。秦国采纳司马错建议夺取蜀地,兴建都江堰,成为伐楚的基地,等到唐朝“安史之乱”,唐玄宗入蜀避难,并以此为支撑克复中原。而蜀地对于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则是在70年前的那场战争中,在沿海发达地区悉数沦陷的背景下,四川为全国人民坚持抗战提供巨大物资保障,更有3025000余川军子弟出川抗日,其中死伤、失踪者多达64万余人。至于历史上那些率先造反推翻王朝统治的“首义”则无一发生于四川。故结合前例,“天下未乱蜀先乱”不能完全站住脚跟,而“天下已治蜀后治”则是基本得以映证的。

然不管怎样,蜀地的特殊地位是毫无疑问的。巴蜀之地是拥有四塞之地的天府之国,可以以此为帝业,窥视中原。同时,蜀地自古多人才,司马相如、“三苏”、李白乃至郭若沫均为蜀地之人。而且蜀地百姓战斗能力极强,以致当年蒙古攻打四川久攻不下,大汗蒙哥殒命合州城,在新中国以朱德,刘伯承为代表的出身蜀地的一批优秀将帅更是堪称中流砥柱。

所以无论对错,“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验证了蜀地对于统治者而言的重要性。武侯祠的“攻心联”的下联写到“不审时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时至今日仍当借鉴,“治蜀要深思”!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