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为何没有“地理大发现”?
1405年到1433年,28年间郑和七度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之一。其船队最大规模达到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船队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曾到达过爪哇、暹罗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到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加深了明朝和南洋诸国、西亚、南亚等的联系。
有研究者质疑,郑和七下西洋,为何没有“地理大发现”,这或许是因为其远洋航海的政治动机远远大过经济目的,不像欧洲探险家是在逐利心态下去远洋探险的。
出行规模是哥伦布的10倍
1405年7月11日,作为27800名船员的统帅,郑和来到了浏河(在今江苏省太仓市境内)北岸的“天妃庙”跪拜,乞求海神林娘娘庇护。这之后成为惯例——在七下西洋前后,他必定到天妃庙参拜和还愿,并把妈祖信仰带到了海外。过去的天妃宫占地十亩,金碧辉煌。但随着时间流逝,盛况不再,后来转为作为浏河镇郑和纪念馆。不过这也是当地唯一保存较好的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历史遗迹。
郑和当年的起锚地就在浏河镇东部浏河与长江的交汇处。据造访者称,这里现在仍旧行船,但谈不上宽阔的河道自然远不复往日繁荣。而且目前汇入长江的河流是解放后疏浚的新浏河,当年郑和船队开拔的老浏河由于泥沙淤塞,已经断流,成为农田。
刘家港是当年的“天下第一码头”。时至今日,不禁让人感慨沧海桑田之变幻。
根据武汉理工大学夏劲等的数据,“郑和先后7次奉诏出使西洋率领的船队,是15世纪规模最大的远洋船队。其船员每次都有27000人左右。船舶庞大,每次都有大、小海船200余艘,充任中坚力量的是大型海船‘宝船’,‘宝船共六十三号,长130~150多米,宽50~60多米不等,‘体势巍然,巨无与敌’”。除宝船外,还有马船(快船)、粮船、坐船、战船、水船等种类的船舶,“是一支结构精良、种类齐全的特混船队”。
相比较而言,哥伦布自1492年至1505年曾先后进行4次美洲之行,“第一次远航时,只有87名水手,3艘轻帆船,其中最大的旗舰‘圣玛丽亚’不过250吨,仅为郑和宝船的1/10。”规模最大的是1493年的第二次美洲行,“船员为2500名,船只17艘,仅为郑和船队人员和船只的1/11”。其他几支最著名的西方远洋船队更小,如1497年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葡萄牙达·伽马船队,只有160人,4艘小帆船,其主力旗舰仅120吨,全长25米。1519年进行环球航行的西班牙麦哲伦船队,也只有265人,5艘小帆船,其中两艘130吨,两艘90吨,1艘只有60吨,“加起来的总吨位也不过是郑和一艘宝船的1/5”。
夏劲等指出,郑和所下的“西洋”,是以马六甲海峡西口为界,其西的广大北印度洋水域。船队开辟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历史上航程最长的远洋航路,而且建立了由6个主要枢纽点、58条远洋航线所组成的多点纵横交叉的综合性航路网络。这一航路网络既有东西走向,也有南北走向,在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上全方位地铺开,展示了明初“海上丝绸之路”的长足进步。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大大丰富了国人的地理和航海知识,“从此国人对东南亚、北印度洋沿岸、阿拉伯海、红海以至非洲东海岸的广大地区有了更多的了解,并为后人了解这些地区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专家指出,郑和的航海纪录《郑和航海图》,共有二十图,它对各国方位、航道远近、航行方向、停泊地点、暗礁浅滩的分布等都详细绘明,为后世航行太平洋和印度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它是15世纪以前我国最详尽的一部亚非地图。随行人员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槎胜览》和巩珍的《西洋番国志》等书则详细记述了他们所到过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地理和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