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藩镇割据是哪个朝代的?藩镇割据是怎么形成的?

藩镇割据是哪个朝代的?藩镇割据是怎么形成的?

时间:2016-08-08 09:01:00来源:黄埔信息网

藩镇割据是哪个朝代的?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强大、互相争战的局面。藩是保卫,镇指军镇。封建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但发展结果往往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这是由于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私有性所造成的固有矛盾。

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其职位由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至9世纪初,全国藩镇达四十余个,他们互相攻伐,或联合对抗中央。唐代中央政府屡图削弱藩镇,收效甚微。此局面延续近两个世纪,有唐一代,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成为两大顽疾。至北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结束。后代史家把这种局面统名之为“藩镇割据”。藩镇割据的问题对唐代、五代乃至北宋都产生重大影响。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712~756)时期,为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见天宝十节度使)。其中特别是北方诸道权力的集中更为显著,经常以一人兼任两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就是凭借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而发动叛乱的。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抵御叛军进攻,军镇制度扩展到了内地,最重要的州设立节度使,指挥几个州的军事;较次要的州设立防御使或团练使,以扼守军事要地。于是各地出现不少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等大小军镇。后来扩充到全国。

这些本是军事官职,但节度使又常兼所在道的观察处置使(由前期的采访使改名)之名,观察处置使也兼都防御使或都团练使之号,都成为地方上军政长官,是州以上一级权力机构。大则节度,小则观察,构成唐代后期所谓藩镇,亦称方镇。方镇并非都是割据者,在今陕西省﹑四川省以及江淮以南的方镇绝大多数服从朝廷指挥,贡赋输纳中央,职官任免出于朝命。但是今河北地区则一直存在着名义上仍是唐朝的地方官而实际割据一方,不受朝命,不输贡赋的河北三镇;今山东,河南,湖北,山西也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类似河北三镇的藩镇;还有一些倚仗自己实力对中央跋扈不驯,甚至举行叛乱的短期割据者。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