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爱情感叹诗 李商隐无题情感真挚
《无题》是由李商隐所创作的一首七律爱情感叹诗,情感真挚、缠绵婉转、感叹不渝之贞。诗人在此诗中情谊深长而又迂回含蓄地表露了浓浓的离愁与绵绵的相思。其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更是成为了传颂千古的名句,意境别致,诗意隽永。
无题 李商隐
诗人在此诗中表达的意思是,相逢的机会如此难得,而离别时刻也难分难舍,再加上恰逢这样的晚春时节,东风就要过境,百花也残破不堪,就更加令人伤感至极了。春蚕要到临死前才会把丝吐尽,而蜡烛呢要在即将燃成灰的最后一刻才会把蜡油如泪水一般滴干。女子清晨时分对着镜子梳妆打扮,只是担心乌黑亮丽的头发有朝一日会变白变稀,且美丽的容貌也会伴随着青春的逝去而一同消失。但是男子却不同,他们会整晚都痛苦地长吟而难以入眠,能感觉到冰凉的月光下有阵阵寒意侵入身体。对方的居所相距这里也没有多远的路程,我却没有可以通往的道路,真是可望而不可即。真希望能够有青鸟那样的信使,能够殷勤地代替我去看望心爱的人,为彼此传达消息。
从诗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两情相悦、忠贞不渝的情诗,然而自古以来却有不少学者认为该诗或多或少含有一些人事方面的隐喻。诗歌以两个“难”字起头,点明了聚散的不易,下文中诗人运用了十分精彩的比喻,堪称千古绝妙。诗中缠绵的自疗、相劝、对比,再加上末句的希望之念,可谓柳暗花明,别有洞天。
马嵬李商隐
《马嵬》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笔下的一组咏史诗作,共有两首,一首七绝,一首七律,均以与二人为主人公,通过二人之间的故事而抒发情感,全诗饱含了对唐玄宗的深刻批判,其中诗名的“马嵬”是指杨玉环被赐缢死的地方。
杨玉环 马嵬
第一首的大致意思为:天下风云变幻,发动叛乱造反,逆贼们撼天动地地杀入长安城,而唐玄宗被逼无奈之下将自己最心爱的处死,不久后连自己也随之郁郁而终。难道唐玄宗真的会认同杨玉环有叛国意图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为何他的玉辂还要如此仓促地逃向马嵬这个地方呢?
而第二首的大意为:传说中天下除了九州之外,还有九大州。只可惜想必唐玄宗与杨玉环之间今生缘分已了,而来生是否能再续前缘,尚且没有人能够知道。人生的相守与离别,谁会知晓呢?遥想唐玄宗当年,暂且留住在马嵬,只能听见卫兵们晚间巡查的打梆声,再也回不到像宫中那样安枕高卧等待鸡鸣报晓的舒适日子了。当时他们还在皇宫中嘲笑牛郎织女二人一年只能相距一次,谁知如今六军停兵以逼唐玄宗处死爱妃,两人已成永绝,连牛郎织女也比不上了。如此想来,堂堂君王也不过如此,连自己心爱的女子都没能力保护,既然如此,还不如普通人家能与民妇相厮守。
这是一首鲜明的政治讽刺诗,李商隐将矛头直至唐玄宗,认为他自己沉迷于女色最终导致国家倾覆,而且作为一代君王还不如普通的百姓能够留住自己心爱的妻子。
贾生 李商隐
《贾生》是李商隐的一首托古讽今的咏史诗,他假借的境遇,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感慨。他没有从个人的得失上来着手描写,而是点出了统治者对于人才的忽视、浪费,没能使人尽其才,在政治上为朝廷效力。
贾生 李商隐
这首诗选用的是接见贾谊后,两人于半夜彻谈的场面。写出了汉文帝不能识贤才,并且揭露了当时唐代皇帝谋求长生不老、不问民生与政事的荒诞行为。这首诗在讽刺中寄托了自己的感慨,深沉有力,通过对于贾谊不幸遭遇的同情来抒发自己在官场上沉沦失意的苦闷、忧愁。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写出了汉文帝广求贤才,宣见被贬职的官员。然而贾谊的高明才干,的确是没有谁能够企及的。然而君臣二人却不过仅仅空谈半夜,实在是让人无比的感叹与惋惜。汉文帝只专心于鬼神之事以谋求长命百岁,丝毫不关心国家大事与百姓生活。
李商隐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正是原本强盛的唐王朝一步步逐渐走向衰落的年代,他对皇帝昏庸无道、宦官掌权的现象十分不满与愤恨。此外,当时的李商隐刚好被卷入牛李两党斗争的漩涡之中,因此他左右为难、两边不是人,被挤压在夹缝中饱受排挤,屡遭屈辱,因此他通过对于贾谊徒有一身才能却没有机会施展的遭遇来自喻。通过讽刺汉文帝只知求贤却不识贤的举动来反映当时的唐朝现象,皇帝看似开明其实也是昏庸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