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名人子贡传介绍 子贡一出现其口才
《子贡传》是一篇很长的文章,它主要是以对话的形式来对子贡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学问等方面进行了描写、剖析。在《子贡传》这篇文章中,首先是介绍了子贡,子贡姓端木,名是单字一个赐。文中说他嘴巴厉害,在辩论方面能力很强,并且用一个例子来进行了具体的说明。
子贡图
子贡传主要说的是,一个叫田常的人想要背叛齐国国君,但是,却害怕姓国、鲍、宴的三个人,所以,想要转移目标去进攻鲁国。然而,由于鲁国对于来说是特殊的存在,所以,就想派自己的弟子去说服田常放弃攻打鲁国,于是,子贡就自告奋勇的去了。在这次劝说过程中,子贡的辩论能力就彻底的体现出来。
子贡来到田常身边,对田常说:“攻打鲁国是不利的。因为鲁国各方面都比较弱,胜之不武。但是,如果他进攻吴国,不仅可以削弱吴国国君的力量,还可以增强自己的实力。可是,由于田常已经无法撤兵,所以,他就派子贡去说服吴王。子贡对吴王说,他应帮助鲁国攻打齐国,这样既可以与鲁国交好,又可以增加自己的威信,使越国害怕它。同时,也能够降低齐国的实力,最后吴王就可以实现吴国的宏图大志。就这样,子贡劝服了吴王。然后,子贡又去说服越王。他劝越王去取悦吴王,并哄骗吴王去攻打齐国,又劝说越和晋联合打败当时处于不利地位的吴国。
最后,所有的国君都听信了子贡的话,这使当时的政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子贡一出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根据记载,子贡是能言善辩的,不光指的是他口舌厉害,主要是他能够在国与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中观察出形势来,现在就说这个故事。
子贡像
齐国想要攻打鲁国,孔子特别着急,毕竟鲁国是他的故国啊,很多弟子都想要去游说,孔子只让子贡去了。
子贡去见了想要攻打鲁国的田常,他知道田常在齐国是不得宠的,就跟他说,你即使攻下了鲁国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毕竟鲁国太小了,你在齐国的地位不仅不会因此上升,而且还会有反作用,会让那些跟齐国作对的人力量更加强大。所以不如攻打国力比较强大的吴国,即使你们失败了,这样你们国家反对你的人就不会再有兵力,齐王就只能依靠你了。田常觉得自己这样出尔反尔不好,子贡就让他等着,自己会游说吴国,让他们主动攻打齐国,于是田常就耐心等待。
子贡就见了吴王,先夸他,然后让他攻打齐国救鲁国,但是吴王有顾虑,怕越国趁机打自己。子贡说会游说越王帮助他,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子贡又告诉这件事,让他报仇灭了吴国,吴国赢了会攻打晋国,自己会告诉晋国准备好。吴国就会输,你就能灭吴国了,越王就去帮助吴国打齐国了。晋国也在子贡的告诫后做好了准备。吴王果然赢了之后打了晋国,兵败了,越王马上攻打吴国,吴国和越交战输了,又防守,被勾践围起来了,国灭了。这就是子贡一出使,导致五个国家都发生了巨变的故事。
子贡手植楷
子贡,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门生之一,他游历数国,一生留下了很多为后人传颂的精彩故事。
子贡手植楷
子贡之师孔子去世时,他众多学生都守墓三年,而且每人都为它种植了一棵名贵树种,这个事情让世人广为传颂。其中,孔子得意门生之一的子贡,他是大家公认的尊师重道,注重礼节之人,他在老师的墓前种了一棵楷树,等到了三年守墓之期结束之时,所有学生都离开了老师的墓地,只有子贡还继续守着,一直守了六年。因此当所有树木都枯死时,只有子贡的树木还在。因为他多守了三年,也为了纪念子贡这种对老师深深的怀念和无比尊敬之情,子贡死后,这棵楷树也一直有人照料,让它可以茁壮成长。
虽然后来子贡的楷树在光绪八年糟了雷火,可是为了纪念子贡这种尊师重道的精神,后人将雷火后的树桩保留了下来,并且上面刻上了“子贡手植楷”这几个字,这能够时刻提醒我们,重视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尊重文化传承,好的一定要保留和发扬。
子贡植楷的故事也让我们联想到如今的社会,我们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尊师重道本是传统美德,可是现在网络上出现的各种学生辱骂老师,父母,不懂尊长的新闻却让我们寒心,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尊师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