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对魏征的评价是怎样的
前,魏征全心全意辅助太子,不止一次提醒太子,让太子小心提防,然而太子并没有放在心上。接下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玄武门事发,李家兄弟相残。
魏征像
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诘问魏征为什么要挑拨他们兄弟关系,其实是想让魏征承认错误祈求宽恕。但是魏征死硬到底,一副宁死不屈的架势。李世民才发现魏征刚直不阿、忠心耿耿,觉得魏征是个人才,并重用他。魏征感激李世民不杀之恩,开始全心全意辅佐李世民,并且敢于直言。
时,李世民评价魏征:“尽心於我,献纳忠谠。”意思是说,魏征忠心耿耿,为了国家献出良策,李世民现在的功绩,有一大半是魏征的功劳,魏征不愧为“千古之名臣”。
后来,李世民又说:“当政者应当像尧舜禹学习,做一个明君。自从我重用魏征,天下太平,边境安稳,百姓富足,可见魏征是多么忠益的人。”
贞观19年,李世民亲征边疆,损失惨重,死伤上千,李世民非常懊恼并叹息说:“如果魏征在世的话,他就不会让我去打仗,哪里会损失如此惨重?”
后来魏征病逝,李世民悲痛欲绝,失常对身边的人说:“魏征去世,我就少了一面镜子啊。”并留下传世名言:“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这句话在生活中对我们也很有帮助,多听取别人的遇见,对提高自己十分有助。
魏徽魏征
魏征是同一个人名 ,魏征是唐代的谏官,官至宰相。徵是征的繁体,现代多数称为魏征,只有在古文或比较正式的古体文书上还沿用魏徵。
魏征游戏图
徵字发音和征一样,但是也读zhi,古时五个音符里的一个,作音符字义时不能简化。出现魏征魏徵,这是简化字的后遗症,一直到现在很多繁体字还存在于书籍文字里,特别是人名地方名。
魏征和魏徵,并没有拼写错误,只是不同场合,徵字已经简化成征,通常现代我们都是写作魏征。简体汉字从最早的原始社会甲骨文、金文、再到楷书等发展而来。善于变通是中国人的特点,包括语言文字变体和简化字完全是社会趋势的结果。大多数人会以繁体化简,分古今,其实这是片面的。
从古代就出现了简体字。通常民间更多的流通简体,民俗,小写,正式的书籍文化里繁体占主数,比较考究,简化字是为了让人们更快的认识和学习文化,而繁体字则象征寓意丰富。古代,而到了现代,文献,古文考古类,繁体字还是原文并没有改变,这都是尊重人文发展的需要,现在简体字也不是凭空出现的,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整理异体,简化字体,所有简化字几乎古代都有用过。
繁简字体都是我们传统文化发展的一部分,其实细细考究,繁简字并不是简单划分的,汉字从原始符号,到甲骨文、金、籀文、小篆、隶、草、行,楷书,一直都变化着。文明的发展使得字体变化,出现简化完全是适用社会趋势。秦统一时候的文字并不是是汉字的原型,汉字形体是汉朝的隶书时期开始定型,一直沿用到现在,所以才有了如今的称呼“汉字”。
魏征是哪里人
人红是非多,作为唐朝一代名相,中国杰出思想家和政治家,魏征的是哪里人引起广泛争议。
魏征剧照
从大多数史册资料记载来看,魏征普遍被认为是巨鹿人,现在的邢台市。如唐朝《贞观政要》、,五代《旧唐书魏征本传》,宋朝《资治通鉴》,明朝《魏征祠记》,清代《魏氏宗谱》都明确表明魏征这货是巨鹿人也。然而大家也深知名人效应带来的收益。此时晋州人在云云的史料中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便称魏征是晋州人。简直和韩国称是韩国人一样搞笑。而他们所谓的证据就是从史册找到一句话“魏征,巨鹿下曲阳人”。但是你们稍微一下就会发现这言论是不靠谱的。因为从《新唐书》和《旧唐书》中记载巨鹿县所管辖范围来看,当时的巨鹿和晋州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所以“魏征是晋州人”此说是晋州人想象而来的。
然后剑阁,现在的广元市也耐不住寂寞,跳出来说,魏征是他们剑阁人。然而这次“剑阁论”就靠谱了点。因为有很多“民间传说”和历史资料记载到魏征是剑阁人。如《保宁府记》、《剑州》等。但是仔细一推敲你就发现所用之词皆为模糊之词,如《剑州记》:“凤凰山在武侯坡东,传为魏征生处”。然而后来经过多方调查考证,只是魏征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生处,即他的祖籍。的后代就看不惯世人不断地为他们祖先魏征生处而吵来吵去。就根据他们台州魏氏族谱写了封信给邢台巨鹿县,清清楚楚地告诉大家魏征是巨鹿人。综上所述,魏征为现今河北邢台市巨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