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打井解决士兵饮水问题
明末年间,台湾被荷兰殖民者所入侵,他们在台湾省内实行严酷的暴政和统治,给台湾人民带来了痛苦生活。
郑成功雕塑
郑成功等待时机,想把荷兰殖民者赶出台湾。为了保证军队的战斗力,郑成功在厦门一带进行演习,当时,加上清军入关,郑成功一面借机收复台湾之时,又要准备抗清运动。士兵们每天要进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对水的需求量特别大,所以,郑成功下令,在士兵们驻扎地区打打井。井打了很多口,但是一滴水都没有,士兵们不得已要喝苦苦涩涩的海水。缺水这一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如果士兵们没有生活用水保障,日常训练将受到严重的影响。郑成功每天十分着急,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一天早上,郑成功看到不远处积聚了一堆蚂蚁,这个现象引来了郑成功的猜疑,如果没有水,蚂蚁如何生存?或许,这个地方会有淡水资源,郑成功越想越兴奋。便命令士兵在蚂蚁聚集处打井。过了一会了,地下水冒出来了,郑成功和士兵们看着珍贵的水资源,心里格外开心。郑成功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井水,丝丝凉凉非常甘甜。这下,郑成功解决了士兵们饮水问题。
原来,蚂蚁的触角可以感觉到湿润处,因为有地下水,蚂蚁才会来此积聚。正是因为郑成功善于发现,善用运转大脑,才能发现地下水的存在。现在,这口井,依然存在,井水依旧甘美清凉。
与郑成功谁会打仗
明朝时期可谓是出来了很多有能力的文官和武将,提及武将就不得不说两位抗清名将李定国和郑成功了,在当时可谓是非常有名的,这样的两位武将都出生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以很多的人就都会不自觉的拿过来相比较,看看谁到底更胜一筹,更加懂谋略胜战。
郑成功历史画像
后世从战绩和谋略上面分析,李定国在打仗上面还是略胜一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李定国的战略眼光和指挥作战都是要比郑成功强很多,历史记载在多次主动出击进攻当时清军所占领的土地,就不难看出这点。但缺点是他还是受到义父和的影响,仅仅是占领地区而往往因为缺防守,也使得他吃了不少亏。虽然郑成功在谋略上面逊色了点,但郑成功这这方面就要比李定国做的好很多,更加懂得应该如何防守防御。
郑成功生于明朝1624年8月,死于清朝1662年6月是明末清初有为的军事将领,也是一代名族英雄,现在的福建泉州南安人士,本来郑成功不姓郑,也不叫成功,本命为森福松,之所以后来改为郑成功,是因为他的赫赫战绩受到隆武帝恩宠,所以赐姓“郑”,并且一并封为忠孝伯,被世称为“国姓爷”、“郑国姓”等称呼。
李定国生于明朝1621年,辞逝于清朝1662年,出生在现在的陕西榆林,家境贫寒,1630年因为张献忠发动当时的陕北起义之时,将李顶国首位养子,从年幼事情就随着养父南征北战,也为李定国后期勇敢善终打下了坚定的基础,被张献忠特别钟爱,为当时的南明立下赫赫功劳。
郑成功是哪里人
郑成功生于明末清初年间,是福建泉州人。郑成功是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除此之外,因为收复台湾一事,郑成功被评为民族英雄。
郑成功雕塑
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人,父亲常年在台湾、日本一带做武器交易,郑成功出生后,和母亲生活在日本平户地区。父亲因为在台湾设立了军事基地,这一事情遭到明朝廷的忌惮,明朝廷围剿不成功后,便改为招安政策。父亲被明朝廷招安后,郑成功才被父亲接回到泉州,郑成功在当地的教育机构读书,1638年,郑成功参加乡试,一举夺得秀才。六年后,郑成功前往南京读书,父亲郑芝龙为了让郑成功有辉煌显赫的前途,请了著名儒士作为郑成功的私塾老师。1644年,李自成进入了北京,皇帝在煤山自缢而亡,第二年,清军南下,明朝政权灭亡。
1646年,郑成功联合其它抗清将领,对清朝廷主动发起攻击,并在泉州、潮阳、漳州等地方取得胜利。四年后,清政府为了控制郑成功,在厦门一带建立了根据地。
1657年,郑成功开始了,在北伐开始前,郑成功颁布了十条禁令,用以建立严厉的军规军纪。七月份,郑成功从台州出发,和浙江总督得知郑成功北上后,乘机攻打闽安镇,郑成功担心岛屿沦陷,便率军返回。
1658年,郑成功率兵进行第二次北伐战争。郑成功和抗清将领张煌言一起北上进行抗清运动。郑成功率兵攻入浙江沿海一带,七月准备进入南京,不料,郑成功队伍在海上遇到了风暴,吹翻了他们的船只,死伤非常严重。这场台风阻碍了郑成功北伐的计划,不得已返回厦门。1661年,郑成功带领军队从厦门和金门两地出发,旨在将荷兰殖民统治赶出台湾。郑成功到了台湾后,成功地将台湾进行了收复,并且废除了荷兰的殖民统治,将台湾百姓救于水火之中。除此之外,郑成功在台湾实行县的设置,便于行政上的管理,郑成功这一做法简化了行政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