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陶渊明读山海经原文赏析

陶渊明读山海经原文赏析

时间:2016-06-14 14:03:00来源:黄埔信息网
山海经

陶渊明著作的《读<山海经>》一共有十三首,其中最著名的是第十首。诗歌中描写的是精卫和的故事,通过他们顽强斗争的行为来寄喻诗人不满社会黑暗、愤慨不平的心情和意愿。

陶渊明《读山海经》之刑天图

《读<山海经>》第十首:“精卫衔微木……良辰讵可待”。原文讲述的是上古的女儿精卫被东海给淹死了,死后化作名叫“精卫”的鸟儿。为了报复东海,精卫每天都要衔很小的木块去填补东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间断。刑天,上古人物,他在与天帝争夺权力的时不幸落败。天帝把刑天的头给砍了,埋在常羊山。刑天虽然落败,但仍不肯屈服天帝。即便头部被砍埋在异处,他还是始终坚持着一股坚毅的斗志,挥舞着手中武器要与天帝抗争。同样是死于非难的悲哀人物,带着心中的怨念转化成异物也绝不后悔。如果生活中没有这样坚毅的品质,哪呢美好光明的未来怎么会来临呢?

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最具有强烈斗争和反抗精神的就是精卫和刑天。陶渊明对当时昏暗的社会政治充满愤慨之情,特意借助这两个人物形象来表达心中的不满和抗议。这首诗的写作手法隐喻深藏,写作的风格和情调都与其他诗歌反差较大。但是始终仍然保持了陶渊明托物言志、简单干练、理趣合一的特点,豪放之中隐现愤慨反抗之心与追求安适沉稳、自由自在的精神追求。

陶渊明趣事

陶渊明的趣事之“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故事表现了陶渊明高傲的人格气节。他不甘与贪污受贿之伍同流合污,在充满诱惑、黑暗的官场与世俗中“出淤泥而不染”,始终保持自己高尚的品格。

陶渊明图像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发生在义熙元年。陶渊明刚度过不惑之年,在家中闲适着。后来在好朋友的劝说,再次出仕担任彭泽县令官职。在任三个月后,朝阳派人下来陶渊明所在的彭泽县检查公务,受使命前来的人是督邮刘云。督邮刘云为人凶神恶煞,专门趁公务之职捞取油水、收刮民间的油脂油膏。检查公务结束后,他收获的贿赂不下千金。而且,如果当地的百姓、县令不给他献上“礼物”,他就以此为由栽赃陷害。因此,督邮刘云在彭泽县臭名远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陶渊明不愿意忍受督邮刘云的压迫和欺诈,就不去见他,自己推却了官职回归家乡。此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趣事被大众流传。

除了这件趣事之外,陶渊明还有两件小趣事,不过这两件小趣事都与酒有关。

陶渊明趣事之葛巾漉酒。郡将前来看望陶渊明时,陶渊明正在酿酒。正好就煮熟了,陶渊明随意将头上戴的葛布取下来漉酒,漉完之后又戴回脑袋上,弄得头发满是酒星子。陶渊明也不在意,随后接待了郡将。

陶渊明趣事之我醉欲眠卿可去。陶渊明与人家交往,不分贵贱。只要是来拜访他的,他都会以酒待客。若是在客人先前醉了,他就会说》“我已经醉了,想睡觉休息一下,你可以离去了”

从这两个趣事中,可以看出陶渊明是个随性率真、不拘小节的君子,对酒亦十分喜爱。

陶渊明后代

陶渊明的后代有一部分现居住在南京禄口机场附近的禄口镇昝(zuǒ)巷,一部分留在江宁禄口昝巷及江宁区陶吴镇。现生活在南京的中国古琴协会常理事陶艺也是陶渊明的后代,他们是在南宋年间迁移到南京来的。

陶渊明像

据《陶家族谱》记载,居住在江宁禄口昝巷的陶渊明后代,因子嗣繁衍旺盛被分为东西两支,每支各有自己族系的辈分。而居住在南京的陶渊明后代,是在南宋年间为了躲避战乱从江宁禄口迁移出来的,发展到现在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迁移到南京的陶氏一族,在南京以发展棉业为生,生意做得非常红火。陶艺的的曾祖母出自当时的名门家族,为他们在南京发展及创业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南京城南华露岗是陶渊明后代生活的地方,那里保留了很多他们生活的足迹。

为了寻找补全陶渊明家族族谱《陶氏族谱》,陶艺多次走访老家江宁禄口。黄天不负苦心人,经过了多年的努力,终于在宗亲陶金象那找到了《陶氏族谱》。这本家谱是在清代时重新修订过的,虽然只剩几张残卷,但细细看来也可知陶艺这支陶氏后代迁移的大略详情。他们先迁移到江西,再到安徽,辗转了几处地方之后,才真正的在南京江宁县居住下来。

残卷之中除了记载陶氏后代的分散情况,还记载着《渊明公诔言》、《祠堂碑记》及《重修河定桥记》等内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