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临终前告诫游吉 要严以治国
子产名叫公孙侨,据说是郑穆公的孙子,他是春秋时期郑国贵族,今天河南新郑人。官职做到了郑国宰相。子产告诫游吉,那么游吉又是谁呢?游吉乃是公孙虿的儿子,春秋时郑国正卿。
游吉雕像
他非常支持子产改革,受到郑国国君的重视,公元前522年在子产去世后执政。他也擅长外交辞令,多次出使晋、楚等大国,为政先宽后猛。那么子产告诫的又是什么是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在子产快要病死的时候,他对游吉说:我死了以后,你一定会得到重用的,到时候你一定要实行严厉的政治制度。并且给游吉打比方说,火焰的样子很可怕,人们 都会避开火焰,然而水看起来很柔软,很多人去淹死在水里了。所以你一定要实行严厉的制度,这样百姓才会产生畏惧,也才不会有人犯法啊。
子产死了之后,游吉不愿意采取严厉的制度去治理国家,久而久之,各地都出现了盗贼。并且在崔泽聚集起来作乱了,对国家的危害也是一天比一天大。无奈之下,游吉只能率领军队去去平定他们,经过一天一夜的苦战才战胜了这些盗贼。此时的游吉想到了子产对他说过的话,给他的建议,他非常后悔的说:要是当初听了子产的话,也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了,真是后悔莫及啊。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子产作为一个有名的政治家那种超前的政治眼光。
我们也可以从中知道,太放纵其实是弊大于利的,太宽厚了就会使得人懈怠而做出错误的事情,我们应该宽严相济,更具具体情况做出对应之策。
子产相郑病将死
子产相郑,病将死的意思是指郑国的丞相,病得非常重快要死了。这句话的原文应该是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中“郑子产有疾”,这两句话描写有所不同,但是文字的意思基本上是相一致的。
子产画像
郑国的丞相子产病的非常严重快要死了。子产知道自己死后,必定是子太叔来执掌国政,他便告诫子太叔要用严厉的政策来治理百姓,并且跟他说:“人们看到猛烈的火势会感到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于火中。但是水比较柔弱,人们非常喜欢它还与它一同嬉戏,结果死于水中的人却很多。”此话就是在告诫子太叔实施宽厚的政策难度是非常大的,不容易治理国家。
在子产死后,子太叔开始执掌郑国的政权,但是他却不忍心采用严厉的政策反而用的是宽厚的政策。郑国因此出现了许多的盗贼,他们聚集在叫萑泽的地方进行作乱,而且他们的行为越来越不受控制,太叔非常后悔当初没有听子产的话,他感慨道:“如果当初听了老人家的话就不会到这种地步了。”于是,他便出兵去围剿的聚集地,将他们全部消灭,之后盗贼的活动也算是得到了平息。
对于子产的政策非常的赞赏,他认为子产这种宽、猛相结合的政策是十分恰当的,郑国的政治也因此得以和谐。孔子在听说子产去世的事情后,表示十分的痛心,认为子产是具有古人仁爱的品德。
子产墓
子产墓,顾名思义就是子产的墓地墓碑,子产名叫公孙侨,郑穆公的孙子,他是春秋时期郑国贵族,今天河南新郑人,官职做到了郑国宰相。在他执政的时候实行了很多有利于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政策,为历代人所推崇,所以这也是子产墓至今香火不断的原因。
子产墓
据记载,子产现存墓高有5米左右,底边周长大约100米。整个墓地都是用红色石块堆成的,下面是方形的,顶端是圆形的。墓门是朝着新郑,也就是当时郑国的都城。意思是不忘记郑国,要看着郑国的发展。墓地东边有子产庙。直到现在每年的春天,周围的百姓都要到子产墓来举行祭祀活动,香火不断。在1987年的时候子产墓被列为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子产墓的隧道后面是封着的,但前面却是开着的,这是为什么呢?其意可能是向人们说明里面没有陪葬的珍宝古玩吧,这样也可以避免被历代的盗墓贼盗墓。
大家都知道子产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人物,那么他的墓,虽然只剩下了墙基,但能一直保存到今天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到了现在却对这个古人墓地的破坏似乎还是没有停止,据报道,子产墓饱受开山炸石之苦,三面山体都被挖成了绝壁。那么谁又能知道这个墓地还能保存多久呢?从春秋时期保留下来的是多么弥足珍贵啊,然而我们今天的人却不知道保护珍稀,反而为了眼前的利益,破坏了这个承载了中国文化,古代改革信息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