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范蠡三聚三散的故事 展现其非凡的经商才能

范蠡三聚三散的故事 展现其非凡的经商才能

时间:2016-06-13 14:13:00来源:黄埔信息网
三聚三散

范蠡三聚三散的故事被载入《史记》,财物对范蠡来说不过和权势一样不足为道,功成身退的范蠡在数十载间,“三致千金三散千金”不仅表现其非凡的智慧,也表现了他乐善好施的美德,被后人称为“商圣”和“文财神”。

陈浩民饰演的范蠡海报

范蠡和等人成功帮助报仇复国,立了大功的他被勾践封为上将军,嘉赏众多财宝,范蠡可谓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地位。但甚有远见的范蠡为了明哲保身,便潇洒辞官,放弃这高官厚禄,将所得财宝分给友人等,自己携带少量钱财而走,不再回来,这是范蠡的一聚一散。

这二聚二散说的是范蠡离开越国到了齐国之后,更名改姓为“鸱夷子皮”,后文献中记载范蠡“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遂得到齐国百姓推崇为相,认为其贤能。但范蠡深知朝政艰险,且当初为了远离政治风波逃离越国,现如今怎会再次踏入虎穴呢。

而且当时齐王为傀儡皇帝,政权掌握在宰相田常手中,范蠡为人精明怎会不知道田常送来宰相印只是逢场作戏呢,遂拒之。而后将自己财产分予乡邻,迁至定陶。

在定陶没多久,范蠡以定陶的地理优势行商,再次成为家财万贯之人。后家中次子在楚地犯了杀人罪,便让家中儿子带着一车黄金前去探望,本该小儿子去办此事,但无奈大儿子坚持要去,之后只带着次子尸体而归。范蠡早知会有此结果,因大儿子深知钱财不易得,而小儿子胜在家庭富裕时,不知如此,本来范蠡派小儿子去是因其能舍钱财。这便是范蠡的三聚三散。

财神范蠡

范蠡被民间称为是文财神,以财神之位供之。出生贫寒的范蠡成功辅佐越王勾践复国,也成功凭借其精明的经济头脑跻身于富翁行列,所得之财曾数次散尽救助贫困之人,因此成名天下,被世人认为是位善于经营理财之人,也是位能广散钱财的仁者,故将其奉为文财神。

陈坤饰演的范蠡剧照

范蠡的经商之道为众人所敬仰,其对于商业的发展很有见解,商人之财取之有道,被称为“”,后来也有用此形容有财富之人。范蠡艰苦创业,所得财物毫不吝啬捐献出去,作为一名能赚钱又能散尽济众之人,范蠡深得民心。

本是越国复国的第一功臣,但是深知越王勾践是可共患难不可共享福之人,便放弃高官厚禄,辞官而去,这是范蠡第一次散尽钱财。

范蠡到齐国之后,没有很多钱财,便带着家人投入耕种事业中,了解当地气候,在他人不济之时,范蠡还会给邻居他们赠送自己的粮食。于是没过几年,范蠡财产激增,名气之大得到齐国人仰慕,任其为宰相,范蠡深知这达到自己最高地位,不能多待,避免不祥之事,遂散财辞官而去。

于是范蠡选中交通便利,货物流通的中枢地段定陶,定居于此,开始了他的经商路途,他以牲畜开始自己的贸易路,利用更好的牲畜喂食,使其牲畜肥硕灵活,甚有市场,因此开始渐渐达到财富过万,为陶朱公,这次散财以救子。

范蠡面对财物犹如身外之物,取之有道,散之不惜。

范蠡经商之道

范蠡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名士,为春秋末期的著名人物,不仅是因为他在勾践身边数十年辅助他雪耻复国,更可贵的是范蠡懂得及时退出时政,离开朝政务农经商,为商业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成为民间的“文财神”,为后人瞻仰。

范蠡雕像

要说范蠡经商的路途中曾几度成为富商,而且为人慷慨大方,钱财乃散尽去支助贫穷的远房亲戚或者困苦的兄弟百姓。他能成为商圣是因为他有着自己一套的商业理论和先进的经济思想。

第一个是范蠡认为要任用贤人且要掌握当下的商品行情,把握好时机,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加上季节的判定,提供市场最需要的东西。千万不可让消费者等待你的货物,这样永远慢市场一步,要准备他人想不到的东西,占领市场的最高点。

第二个是要懂得掌握“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规律,可以将当下不需要的东西低价收购,再进行加工,成为消费者需要的物品,可谓是低成本制作,又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第三个便是范蠡十分重视的一点,要讲究诚信买卖,范蠡追求的是薄利多销而非暴利买卖,平价的市场才能一直吸引消费者。而且一定要注重物品的质量问题,不可存在侥幸心理,建立消费者对自己货物的信任度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点则是要因地制宜,选择良好的商业地点,正如范蠡最后选择了定陶,这样一个货物流通四通八达之地,很好的发展了各方面的经营。

第五点范蠡不怕艰辛,带动家人一起奋斗,还将所得财物分给很多需要帮助的家人和百姓,是为当时的慈善家,有良好的名誉。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