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孔融让梨的故事有何含义

孔融让梨的故事有何含义

时间:2016-06-11 10:35:00来源:黄埔信息网
让梨的故事

孔融是的传人,是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文学家,最后因为太过于直言和不会收敛锋芒等原因死于之手。孔融有很多故事流传了下来,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让梨雕塑

孔融让梨的故事主要说的是当时只有四岁的孔融,在父亲让他和其他兄弟选梨子的时候都会选择最小的那一个,孔融的父亲感到很奇怪,就问孔融原因。孔融说我最小,应该拿最小。父亲笑着说弟弟比你还小,应该让他吃最小的。孔融认真地说,弟弟比我小,我应该照顾他,所以把大的梨子给他。父亲很满意地笑笑,心想这孩子长大了肯定会有才能。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大家要懂得尊老爱幼,懂得礼仪。孔融让梨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但是其中的寓意非常深刻,这个故事告诉后人,要尊老爱幼,不争不抢。孔融在四岁的时候就会让梨,说明的不仅仅是他尊老爱幼,更多的是他的聪慧。孔融年幼便能懂的这样的道理,也难怪他的父亲会说他日后成就不小。

不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并不能完全的代表孔融的品性,熟知历史的都知道孔融日后并算不上一个品德好的人,不过孔融让梨的故事还是说明了孔融的本性并不坏。只是在日后的成长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让孔融成为了之后那个不太负责任的人,甚至连累了幼子,全家都死在了曹操的手中,不得不说也是非常可惜的。

孔融不孝

孔融不孝,一般看到这样的说法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众所周知,孔融四岁的时候便会让梨,尊老爱幼体现的淋漓尽致,那么为什么说孔融不孝呢?

孔融图片

其实孔融不孝的言论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孔融的一些言语,孔融曾经就父子,母子之间的感情问题说过一些看法,而主要思想是说父子、母子之间的感情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并且孝道也不需要太过。因为这句话,孔融不孝的言论被提了出来。但也有人说这并不是孔融不孝,而是孔融对愚孝的孝道的一种质疑。

但是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孔融是真的不孝,因为在闹饥荒的时候,孔融曾经说过如果父亲对儿子不好的话,有东西还不如给别人吃。这样的说法表明了孔融的不孝。

而孔融是否真的不孝历史上并没有确切的说法,但是孔融确实因为不孝的名声而被曹操杀了的。当然曹操杀孔融根本原因不是因为他不孝,而是因为孔融自视清高的本性三番两次得罪了曹操,并且在政治上经常阻碍曹操。但是曹操杀孔融所用的名头是孔融不孝,可以说即使孔融不是真的不孝,他的言论也让当时的民众认为他不孝,曹操才会用这个理由来堵悠悠众口,让他杀孔融的行为不被众人反对。

孔融被人所熟知的是他的懂礼仪,最后却死在了这样一个名头下,无论是真还是假,对于孔融来说也是一大遗憾。

孔融认亲

《孔融认亲》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十岁的孔融利用“亲戚关系”成为了当时名气非常大的李元礼的座上宾的故事,全篇主要体现了孔融的智慧。

孔融图片

《孔融认亲》开篇一句“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表明了当时想要见李元礼的难度非常高,必须是青年才俊或者是比较近的亲戚才行。但是孔融却利用亲戚这一条路巧妙的进去了,并且成了座上宾。

李元礼自然奇怪,便问孔融和他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说他的祖辈孔子曾经拜李元礼的祖辈为师,所以二人其实算是通世交好。李元礼和在座的人便觉得孔融非常聪慧。这是孔融认亲这一篇文中表现孔融聪慧的其中一点。

《孔融认亲》中还有另外一个小故事表明了孔融的聪慧。就是在宾客中有一个人叫陈韪,他听了孔融的事情说了一句:“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有什么成就。”这句话含有讽刺的意味,在座的人也不好得罪陈韪,便沉默了下来,倒是孔融丝毫没有不愉快,而是颇有礼貌的回了一句:“陈大人小的时候想必很聪明。”

这一句话一说出来,陈韪是承认也不是,否认也不是,一时非常尴尬。而孔融的聪慧更是淋漓尽致的体会了出来。

可以说《孔融认亲》通篇讲的是孔融的聪慧,以及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快速的反应能力,这也是孔融名气的开端。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