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军事谋略家宇文泰列传
宇文泰隶属鲜卑,为南北朝年间著名谋略家,早年随父兄参战北魏末年的起义,以其骁勇善战闻名于世。而后随贺拔岳平定关陇,一战成名开始了他与众不同的壮烈生涯。
宇文泰画像
公元534年北魏末代皇帝孝武帝元修,方登帝位两年,便与当时一手掌握朝政的彻底决裂,怀揣最后一线希望率众向西奔至长安,投靠宇文泰。宇文泰被孝武帝授为大丞相,位极人臣,风光无限,但宇文泰的野心却日系膨胀,并最终于同年十二月寻机毒杀孝武帝元修,并且扶持元氏宝矩为新帝,在长安定都,这便是后人熟知的西魏。
虽然元宝矩成了西魏的开国皇帝,但世人皆知他其实只是一位由宇文泰在背后牵线的傀儡皇帝,宇文泰才是西魏的真正掌权者,是西魏王权政治权力的重心。常言道守更比创业难,宇文泰在军事谋略上可谓难逢敌手,但若论起建邦治国便少了几分经验与技巧。于是宇文泰自西魏建立以来与当时有名的能人谋士往来频繁,选贤与能,一步步地巩固自己的政权地位。其中尤以苏绰答宇文泰的典故最为著名。
宇文泰在牢牢把握西魏王朝政权长达二十三年之久的时间里,宇通过推行苏绰、卢辨的新官制。意在依托古时旧制改编,巧妙地模糊民族界限,达到巩固统治的同时为北周奠基。
高欢和宇文泰
高欢,字贺六浑,鲜卑化汉人,东魏权臣,北齐奠基人。高欢病逝后其长子独担东魏大权,被刺身亡。次子袭位,废黜孝静帝,建立齐国,史称北齐。高洋称帝后,追封高欢为高祖神武帝。
宇文泰历史画像
宇文泰,字黑獭,又有说字黑泰,鲜卑族,西魏掌权人,北周奠基人。宇文泰去世后其子宇文毓继位,追封其为太祖文皇帝。
高欢和宇文泰可以说是南北朝时期的乱世双雄,二者相似点很多,比若说都是立皇帝为傀儡自己实际掌权,都是自己的后代称帝,自己被追封为皇帝,都想吞并对方实现自己北方大一统的野心。
以高欢、宇文泰为代表的东、西魏进行了数十年的吞并战争,二者之间的龙争虎斗演绎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战争大戏:小关之战、沙苑之战、河桥之战、邙山之战、玉璧之战等一系列的战斗,二者有攻有守有胜有败,大体上打成平手,两国成僵持状态。二者一个(高欢)控制关东地区,一个(宇文泰)控制关西地区。
高欢和宇文泰都是军事天才,优秀的军事将领,但纵观双方多年的战役,宇文泰对战争的整体驾驭能力略胜高欢:西魏胜多败少,东魏败多胜少,西魏军队的损失小于东魏。反观高欢,在多次战斗中都是先胜后败,其自己也在长期征战操劳过度,在玉璧大战败北之后忧愤成疾一病不起。
高欢和宇文泰究竟谁更厉害一些,历史上没有定论,但在儿孙事上,宇文家族却是远远优秀于高氏家族。高欢之后,儿子高澄、高洋、,孙子各个行事狠毒,国家没见治理多好,从官到民到是残害了一大片,到了高纬那更是被宇文泰的儿子灭了国。而宇文泰的儿子却各个才能卓著,励精图治,无论才能还是人品皆是人上人。
宇文泰实行的民族政策
宇文泰为鲜卑族,北魏末年时宇文泰参与六镇起义,相继追随他人,后被推举为首领。当时宇文泰、高欢、各据一方,在高欢逼迫下,宇文泰离开洛阳占领关陇,毒死孝武帝,拥立西魏文帝,成功建立西魏王朝与他们对抗。
宇文泰画像
宇文泰认识到国势薄弱,百废待兴的状况,便注重增强国力,提升国势使其强盛。他十分注重与贤才能人交往,其中与苏绰由其出名,与他们交谈分享理论,从中得到很多治国的想法和措施。
为了能够更好的使汉族与少数名族之间的交往方便,在共同的政治利益制约下,两族冲破民族界限,组成了地域性的政治集团也就是关陇统治集团,这一集团所作出的贡献远是宇文泰所能想到的,在他逝世后依旧在很长的时间内发挥效用。
为了民族友好联系,宇文泰推行均田制,户籍制等封建理论制度,苏绰提出的“六条诏书”也被宇文泰拿来实行整顿吏治。
而且为了能够集中民心,宇文泰实行托古改制,他希望给人们传递的是历史不可再来,但是他领导的政权下迎来的就是下一个美好时代。于是废弃原来的官制,仿造《周礼》建立六官,在最高统治中也任用汉人,使之平衡,还在其他礼仪甚至生活用品方面均进行改革。
而且在军队中也实行复古制度,将鲜卑军队组成六军,为了加强军队还招募关陇豪族,不论民族,论功行赏。将各级将领姓氏均改成鲜卑旧姓,正如杨忠改姓为普六茹。
宇文泰虽在政治混乱的历史洪流中,却有一番独到的治理手段,能够建立这样安民定国的方针实为难能可贵,从古代制度受到启发,为我们呈现一派民族融合的好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