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古代文学家刘熙载墓葬在何处

古代文学家刘熙载墓葬在何处

时间:2016-06-05 12:48:00来源:黄埔信息网
刘熙载墓

刘熙载,清朝著名文学家,被世人赞誉为“东方”。刘熙载因为著作《艺概》而成为著名的艺术评论家。对于如此杰出的文学史家,人们对他的遗留墓地也深感兴趣,刘熙载墓究竟葬在何处。

刘熙载墓

元朝末年以前,刘熙载的先祖们世代居住在苏州。在后来张士诚打战失败后,原本居住在苏州一带的百姓因战事被迫向北乔迁。据资料记载,在兴化北门外有刘氏古坟33塚,但后来因为没有后人经常扫墓,而导致大多数的古墓失存。

在一八八零年,刘熙载因为年老染病,从上海门龙院回乡养病。因为刘熙载自幼离家,回到乡中只有干儿子杨乔志前来看病。于是刘熙载便跟干儿子杨乔志商讨自己百年之后的墓葬之地。在刘熙载染病一年后最终病逝,刘熙载墓也归葬在永丰沙仁村西南。刘熙载墓葬之处是当年他父亲指出的灵葬风水宝地,也是先前刘氏祖辈乔迁下葬的地方。而后永丰沙仁村也成为了刘氏世代人的安息宝地,在每逢清明节时,刘氏后人们都是前去永丰沙仁村为先祖们祭祀祖拜的。

在我国建国初期,因为土地改革加上极潮的涌动,刘熙载墓受到了人为的大力破坏,其祖茔也被夷为耕地。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与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许多文人开向政府呼吁恢复古代文人刘熙载之墓。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刘熙载墓又重新被修复回原貌。

清人刘熙载

清人刘熙载指的即是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刘熙载生于一八一三年,是江苏泰州人,是著名的艺术评论家,被世人誉为“东方黑格尔”。他最有名的作品是《艺概》,详细讲述中国诗赋文词书法以及八股文的转变发展。

刘熙载雕像

清人刘熙载出生在一个清寒的知识分子家庭之中,父亲宋龄是一名闲居乡里的隐君子。刘熙载在他十岁的时候父亲就辞世,数年后母亲也离世。刘熙载在他二十七岁的时候参加乡试,并且中了举人,三十二岁的时候中了进士,因为文笔好,后来被提拔在宫中做官,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位为刘翰林。而后咸丰病死,清人刘熙载也因年事已高身体抱恙而告老还乡,远离官场。

刘熙载一生都将自己投入在治理规整教学模式之中,他即是一名积极向上的学者也是一名授人以渔的导师。他阅书无数,知识渊博,这些博学的文化也令他创作了一部又一部的文学佳作。“诗为天人之合”是刘熙载对艺术和美本质的总结概括。在清人刘熙载多年研究艺术和美学看来,他认为诗人的性情与天理的完美融合诞生了诗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诗人的品性,即是他在《诗概》中所说的“诗品出于人品”的结论。

清人刘熙载对中国文学的深入研究让人们对中国文学有了深刻了解和认识,他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学问家,著名的国学家。

刘熙载艺概

刘熙载是清朝晚期的学者,江苏人,出身寒苦的知识分子家庭。他年轻的时候考上进士,开始步入官场,官至广东提学使,后离职回到家乡。晚年在书院授课研究著作长达十几年,这部艺概就是晚年时期创作编总的。刘熙载艺概是一部近代史古典美学著作,是刘熙载毕生对艺术理论研究的成果。

刘熙载的字

刘熙载艺概是作者对古代的文学多各方面的见解观点的汇总。全书分为六个部分,囊括了对古代的文,诗词,赋,书法,八股文等具体评论,艺概顾名思义就是艺术概论。艺概的宗旨为以简约见繁琐,既关注作品本身的文学性也考察作品的现实和作者的人品的关联性,提出人品既文品,认为作者自身的修养品行体现他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中表达的思想品格。此书表现出刘氏独到的见解和论理。其中刘熙载提出文学的虚实结合,尤其看重浪漫主义的虚构文学对等多有肯定。刘氏把他毕生对古代文学的研究收集汇总成书,所论述的内容非常丰富为后代还原古代文学提供了论据和考证。

刘熙载艺概它也存在着缺乏整体性综合体系论述的缺点,全书多是分散的片段论述表达观点见解,没有完整的论证古代的文学。书中多体现了刘氏个人的观点看法对后代研究一定程度上仍产生了主观上的影响。但这本书的智慧仍然超越了很多著作,体现了一个学者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对文学研究的热情。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